日前,北京農商銀行行長王金山在接受《金融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行作為一家 “老企業,新銀行”,雖然初步構建起了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體制和建構,但與同業優秀銀行相比,仍然面臨著歷史包袱沉重、基礎較為薄弱、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嚴峻形勢,轉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加快推進經營轉型顯得更為迫切。
亟須經營轉型
《金融理財》: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深刻的轉型,在此過程中,農村金融機構在未來有哪些挑戰?經營環境上有哪些新變化?
王金山:“十二五”期間,發展的主線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國經濟將從多年高速增長轉向追求真正有質量的發展模式,而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環境也必然在發生深刻變化。
具體來說,一是農村和郊區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三農”金融服務的內容和層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深度和廣度也不斷擴大;二是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進程加快,加劇存貸款的同業競爭,利差不斷縮小,農村商業銀行被“邊緣化”的壓力考驗更加嚴峻;三是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審慎監管要求更加嚴格,對于資本規模普遍較小、資本補充渠道狹窄的農村商業銀行來講,更加難以為繼;四是同業競爭勢必更加激烈,如何應對新的競爭環境,事關農村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壯大的根本;五是客戶需求在發生明顯的變化。
《金融理財》:面對諸多變化,農村商業銀行如何應對?其自身還存在哪些問題?
王金山:一是強化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營理念,從傳統銀行向現代商業銀行實施經營轉型;二是強化戰略研究與管理,明晰戰略定位與目標,找準自身市場定位、戰略定位、發展路徑和目標;三是強化資本約束,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四是強化經營結構調整,從根本上提高發展質量;五是強化區域差異化發展,做出經營特色;六是強化內部綜合配套改革,增強經營轉型的推動力,尤其是加強人力資源和信息科技,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強化對風險的“硬控制”。
與同業相比,農村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人員數量多但關鍵崗位人才短缺;物理網點數量多、分布廣但單產效能低;客戶規模大但有效客戶少;管理鏈條較長、業務流程冗余環節較多、科技系統難以支撐精細化管理要求,經營轉型難度更大、過程更為艱苦。
轉型路徑探索
《金融理財》:在全面推進經營轉型的過程中,從實操方面來講需要從哪些方面去著力?
王金山:商業銀行經營轉型,必須與經濟發展方式、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監管要求和自身基礎等多重因素相適應,扎實做好六大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扎實提升風控能力;二是加強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體系建設,增進產品創新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三是加強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客戶服務品質和能力;四是加強聯動營銷體系建設,以優勢業務帶動弱勢業務,以傳統業務帶動新興業務,以資產業務帶動負債業務和中間業務協調發展;五是加強集約高效的業務流程體系建設,切實提高優質客戶響應速度和競爭能力;六是加強運行安全穩定、應用靈活高效、管理集約科學的信息科技體系建設,為經營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金融理財》:下一步,北京農商銀行在經營轉型方面有哪些規劃和部署?
王金山:北京農商銀行已確立改制后的首個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明確了戰略發展路徑和目標。力爭3-5年的奮力拼搏,把北京農商銀行打造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行安全、服務優良、效益良好,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強的“好銀行”,努力躋身于北京同業一流銀行之列,達到上市銀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