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在數字資源評價的實踐活動中,存在著定量方法過于復雜和抽象導致難以應用和推廣的問題。本研究引入雷達圖作為可視化評價方法的手段以彌補定量方法之不足,闡述其基本原理、過程,并改進評價函數,最后給出利用雷達圖進行數字資源評價的應用實例。本研究不足之處是沒有能夠為定量方法的計算帶來簡化。
〔關鍵詞〕數字資源;評價方法;可視化;雷達圖
收稿日期:2011-08-31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項目“廣東高校教學數字資源評價與聯采共享系統的研究開發”(編號:BKJGZZ2008042)與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基于大學圖書館聯盟共享的數字資源評價體系研究”(編號:09Y2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余鵬彥(1982-),男,系統架構設計師,軟件設計師,研究方向:軟件設計、數據庫和數字圖書館,發表論文數篇,出版著作1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0.004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1)10-0019-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on Digital Resources Evaluation
Yu Pengyan(Librar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Guangzhou 510320,China)
〔Abstract〕Complexity and abstractness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cause the difficulty of application on digital resources evaluation.This research introduced the radar graph as a method of visualization on digital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lack of quantitative methods,explained its basic principles,processes,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function.Finally,gave an application instance of digital resources evaluation using radar graph.The visualization method brought no simplifi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quantitative method was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research.
〔Key words〕digital resources evaluation visualization radar graph
數字資源評價的研究是圖書館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其理論方法以及應用實踐對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建設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數字資源評價方法研究中,比較經典方法有:層次分析法[1]、模糊數學方法[2]、概率統計方法[3]、德爾菲法[4]等等。上述方法都是理論方面的有益探索,但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理論與實際聯系太少,大部分文獻或止于理論探討,或偏重于介紹國外和他人的研究成果,缺少有說服力的實證研究成果[5]。而圖書館在數字資源評價實踐活動中,普遍采用相對簡單的定性方法,如耶魯大學圖書館的Examining Networked Resources Content Checklist[6]:從內容、表現、技術需求、業務、服務等方面對資源進行是與非的評估;麻省理工大學圖書館的MIT Libraries' policies:Networked Resources[7]陳述了資源評價和選擇的基本原則和標準:“MIT圖書館努力提供支持本學校教學與研究使命的主要的電子資源,考慮的因素包括:價格、信息的組織、界面的有效性。在選擇信息資源的載體(印刷版還是電子版)和訪問方式(光盤還是網絡)時,用戶的需求將是決策的重要依據”。定性方法易于操作和理解,但卻往往過于簡單膚淺;定量方法能揭示更深層次問題,但往往過于復雜抽象導致不好理解和實施。圖形圖像能夠幫助人類理解復雜問題,激發人的形象思維,有助于科學的發現。所以將數據可視化是改善定量方法的一種有效途徑。本論文將探討數字資源分析評價的可視化方法。
1 可視化方法
數據可視化是關于數據之視覺表現形式的研究;其中,這種數據的視覺表現形式被定義為一種以某種概要形式抽提出來的信息,包括相應信息單位的各種屬性和變量[8]。數據可視化主要旨在借助于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本研究將引入雷達圖作為數字資源評價的可視化手段。
雷達圖是財務領域較為常用的一種綜合性分析工具。其通過將一個n維矢量映射到一個二維的圓形圖形上,并連接起來,最終得到一個形似導航雷達顯示屏上的圖形,從而直觀表達出各矢量之間的關系。
雷達圖繪制步驟(如圖1所示,其中以n8為例)如下:
2 評價方法
由于雷達圖是多維向量在二維平面的映射,所以平面圖上的特征也反映出多維向量的一些特征。利用雷達圖進行綜合評價,可以通過提取雷達圖的特征向量,然后構建特定綜合評價函數,用評價函數值作為被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結果,從而可以得到一個定量的由大到小的排序結果。所以使用雷達圖作為評價的手段,其大概步驟可以如下:
3 實踐應用
數字資源的評價體系通常由許多指標構成,這方面的研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肖瓏和張宇紅的《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10]、徐革的《重構電子資源綜合評價指標的主成分分析法》[11]等。在具體的實際應用中,各圖書館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利用雷達圖實施數字資源的評價活動,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根據評價體系制定數字資源評價表。
②獲取資源的評價數據。具體的數據來源可以是在讀者中開展廣泛的資源評分調查,然后取其平均值;也可以是領域內權威專家的打分。各指標取值介于0和10之間。
③根據評價數據畫出雷達圖。
④計算出各個資源的S、L和f值。
⑤給出結論。
表1 數字資源評價表
圖2 3個被評價資源的雷達圖
表2 評價向量以及評價函數值
通過對雷達圖的直觀觀察和綜合計算發現,3個資源的雷達圖在面積上的排名分別是:SB>SC>SA。如果在考察面積的同時考慮到指標的均衡發展程度,即f的評價函數值得時候,排名又是另一番景象:B資源最優,A資源次之,C資源最差。通過觀察圖2中的雷達圖,可以直觀地發現,C資源在功能、界面和穩定性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導致了評價值的下滑。B資源各指標值都評價很高,且發展均衡,所以無疑是最優秀的一個資源。
4 結論
本研究在數字資源評價的方法學上引入了可視化的方法和概念,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數字資源評價中定量方法過于抽象和不易理解的缺陷,對于定量方法的應用推廣有積極的意義。存在的不足是:雷達圖作為可視化方法并沒有能夠為定量方法的計算帶來簡化,當評價指標較多的時候,計算公式和計算量都會變得異常復雜,目前惟有寄望于計算機軟件的輔助。
參考文獻
[1]溫東琰,于光.AHP及模糊綜合評價法在電子資源評價中的應用[J].現代情報,2006,(8).
[2]龐恩旭.基于模糊數學分析方法的網絡信息資源評價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3,(6).
[3]劉彩娥.用概率統計方法評價網絡信息資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4,(1).
[4]余鵬彥.基于德爾菲法的數字資源評價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圖書館建設,2009,(6).
[5]程玉梅.國內數字資源評價體系研究綜述[J].新世紀圖書館,2007,(6).
[6]Yale University Library.Examining Networked Resources Content Checklist[EB].http://www.library.yale.edu/ecollections/ereschecklist.pdf,2011-04-10.
[7]MIT Libraries.MIT Libraries' policies:Networked Resources[EB].http://libstaff.mit.edu/admin/personnel/policy-resources/network.html,2011-04-10.
[8]Friendly,M.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thematic cartography,statistical graphics,and data visualization.Engineering,2008,9(2).
[9]鄭惠莉,劉陳,翟丹妮.基于雷達圖的綜合評價方法[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
[10]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3).
[11]徐革.重構電子資源綜合評價指標的主成分析法[J].圖書情報工作,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