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CNKI對國內圖書情報領域有關“長尾理論”的研究文獻,從論文的發表時間、刊源分布、作者合作情況及主題等方面采用文獻統計分析方法,揭示我國目前圖書情報領域有關長尾理論的研究現狀,歸納研究重點,并期待今后對相關研究作進一步的追蹤。
〔關鍵詞〕圖書館;長尾理論;文獻統計
收稿日期:2011-08-15
作者簡介:蔣 晨(1967-),女,館員,研究方向:文獻組織管理與利用,發表論文4篇。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0.006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1)10-0028-03
Study on the Long Tail Theory Research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Field in China
Jiang Chen(Library,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anghai 20002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NKI,this pade makes a statistics to relevant literatures about long tail theory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four aspects of time,journals,author cooperation and theme and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emphesis,hoping to have a tracking study on the theory.
〔Key words〕library;long tail;literature statistics
長尾(The Long Tail)這一概念是由《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10月的《長尾》一文中最早提出,文中他用這一概念來描述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新經濟增長模式,從而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商業理念革新。長尾理論獲得《商業周刊》Best Idea of 2005獎項,并被GQ雜志稱為2006年最重要的創見。在此背景下,長尾理論的研究滲透到各個學科專業領域,2006年的ALA年會上,安德森演講的題目是“圖書的長尾”,此后又相繼在各種年會發表演講,由此引發了長尾理論對圖書情報領域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這一變革的討論。
1 數據來源
本文以CNKI為依據,以關鍵詞或者題名=“長尾理論”OR“長尾”精確檢索,然后在學科領域一欄中選擇“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類目,篩選出截止至2011年的8月5日圖書情報領域有關“長尾理論”的論文共計104篇,其中103來自學術期刊總庫,1篇來自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對這些論文的出版年代、期刊分布、作者合作度及主題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查看所有論文文摘,閱讀部分全文,據此對促進深入研究試作討論。
2 數據分析
2.1 論文發表的年代分布情況
較早在國內圖書情報界刊物上引入長尾理論的是2007年初任艷芳[1]在《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丁一敏、馬宏偉[2]在《圖書館學研究》以及楊帆[3]在《圖書情報工作》上發表的相關論文,可查到的最早收稿日期為2006年8月,其后圖書情報界對長尾理論的研究進入逐步升溫的態勢(詳見圖1)。
圖1 研究論文的年代分布情況
一段時間內某一專題的文獻數量可以反映這一專題的研究水平和發展程度。2007年圖書情報領域有關長尾理論的研究處于萌芽狀態,以后3年研究文獻數量穩步上升,作為深度和系統研究的優秀碩士論文到2010年出現1篇,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截止至統計日期,考慮到2011年度已經過半,但即使是發表過的文獻最新的數據庫也只更新到2011年的3月,所以排除這個因素圖書情報領域關于長尾理論的研究是會持續或有衰退現象還待進一步觀察。
圖1中還可以看到最初的幾年中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占當年全部論文總數50%以上,一種新理論的出現,首先作為核心期刊容易吸納到水準較高、較有新意的論文,同時也說明這些核心期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隨著它們對“長尾”的關注,引發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此問題的研究隊伍中來,進而促使長尾理論的研究更加深入,使“長尾”為越來越多的學者及公眾所認可。
2.2 論文期刊源分布
論文來源期刊是了解對該主題感興趣的專業期刊分布的最有效方法,同時也可以探查有關期刊在長尾理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除去1篇碩士論文,103篇論文發表在47種期刊上,其中發表論文3篇以上的期刊見表1。
表1 發表論文期刊源分布
這13種期刊刊載的58篇該類論文占相關論文總數的56.31%,可以說是這些期刊對圖書情報領域中“長尾理論”研究的關注度較高。
2.3 論文作者合作情況統計分析
研究領域內作者合作情況是考察研究性質的一個常用指標,特別是跨系統跨單位之間作者的合著有利于從不同的知識體系不同的研究視角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索。
表2 文獻合著者人數統計
作為一個國外網絡經濟移植過來的新理論,“長尾理論”在圖書情報領域研究文獻含2位以上合著者的有29篇,合作率為27.88%,總共150位作者完成104篇文獻,合作度為1.44。
2.4 論文主題分析
論文的關鍵詞可以用來揭示其研究的主題。對這些論文中除了“長尾”、“長尾理論”、“圖書館”以外的所有關鍵詞(同義詞合并)進行統計,發現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是“二八定律”17篇、“高校圖書館”15篇、“信息服務”14篇、“文獻資源”12篇、“數字資源”11篇、“圖書館服務”11篇、“web2.0”9篇、“圖書館2.0”5篇、“文獻保障”5篇、“資源聚合”5篇、“資源利用”5篇,由此可以看出圖書情報領域關于長尾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相關聯的研究熱點。
2.4.1 長尾理論在圖書館中的概念和基本理念
(1)長尾理論與Web2.0、Lib2.0密不可分
長尾理論基于網絡發展的創見,對網絡經濟和數字信息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數論文都提到Lib2.0是長尾理論在圖書館中應用的基本內容,長尾的實現離不開數字圖書館提供的技術平臺。楊豐全等[4]結合圖書館2.0特點,提出長尾理論的出現預示著人們的視角開始轉向個性化,參與式服務蘊含著圖書館核心價值。例如web2.0時代的微閱讀[5]符合長尾理論,其效應將給圖書館帶來活力。欒芳芳、韓全惜[6]分析了長尾在數字圖書館的含義,介紹了數字圖書館的長尾驅動力。胡舒莉[7]認為深入理解長尾理論,在網絡環境中能夠促進圖書館學五定律的實現。秉持長尾理論關注尾部的思想,數字圖書館能夠在無縫鏈接、無處不在、開放互動的技術環境中對所有用戶的全方位關注,可以預見,隨著web3.0乃至n.0的應用,長尾還將壯大,網絡環境下構建長尾已經成為圖書館發展的關鍵。
(2)長尾理論與二八定律
不少論文都闡明了二八定律與長尾理論的核心觀點及其辯證關系,并對兩者在圖書館中的共生應用進行了探討。宓永迪[8]認為,數字資源在存儲介質和傳播形式上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及數字資源的有序化程度、組織和整合都大大優于傳統文獻,傳統文獻資源和數字資源在利用率上分別服從二八原則和長尾理論。謝友寧[9]認為長尾理論的發現打破了傳統的80/20律,是繼互聯網世界邊際效益遞增法則后的又一發現。吳曉駿,陳健[10]指出兩者之間所存在的互補與共生的關系,都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二八做強服務品牌,長尾是做大用戶市場。長尾是對過去二八理論在新環境下的補充和完善,它們的共存對推動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這些論點都具一致性,為業界長尾理論的發展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4.2 側重對圖書館信息資源保障的影響
長尾的首要原則就是資源供應的聚合,所謂應有盡有,所以它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圖書館聯盟、共建共享平臺模式、網絡數字資源的組織等都具現實指導意義。趙伯興、鄭春汛[11]探索出儲存圖書館聚合低利用率文獻供應和需求的機制,提出建立電子聯合目錄、引入關聯推薦等方法構筑紙本文獻長尾的多項對策。在各類圖書館館藏資源配置上,顏世偉[12]認為長尾的啟示在于借助網絡優勢,發掘邊緣成員的潛能積少成多,利用數量上的規模優勢取得效益。周玉陶[13]提出新時勢下將會產生聯盟運作型的實體數字圖書館,它強調多方面整合,標準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必將與長尾效應結合,成為中小型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首選。何艷寧[14]等從人文精神視角探討圖書館對長尾理論的應用,強調應當關注中小城市圖書館和農村圖書館的長尾發展。王雪珍[15]通過借用形成長尾所需的3個重要力量來分析文獻低利用率,在此基礎上提出利用li-brary2.0技術挖掘圖書館文獻利用中的長尾。
2.4.3 側重對圖書館用戶信息服務影響
長尾不僅用供給來衡量,還要用加入到長尾中的人來衡量,即聚合需求,需求曲線的真正形狀只有在用戶得到了無限選擇的情況下才顯現出來。蘇海燕[16]認為新的服務理念和服務制度正在形成,開發資源統一發現工具、建立大型資源導航系統是圖書館開發長尾的的途徑。程娟、肖雪[17]認為,在信息生產、傳遞和供求的長尾驅動下,通過識別和細分用戶、完善信息資源體系、高效揭示檢索信息、長尾理論為圖書館用戶保障提供現實指引。在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方面,王昕[18]等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中特色板塊鮮悅Living library的實踐經驗證明,圖書館學科服務可以有效聚類讀者長尾群,滿足長尾用戶群體的信息交流需求。燕姣云[19]認為長尾理論為高校學科館員制度的創新提供了一種嶄新思路,長尾巴也能創造大價值,學科服務應兼顧龍頭與長尾。長尾理論在圖書館提供多元化人性化服務[20]、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等方面也都具有影響,如張達那[21]指出在用戶參與型DRS模式中滿足在曲線尾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將帶來意想不到的長尾效應等等。
3 結束語
筆者認為長尾的提出,是互聯網發展的一項重要里程碑。“長尾”不僅僅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理念,它是指導機構自身定位以及戰略和戰術行為的思維方式。鑒于CNKI是中國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全文數據庫,收集的學術信息較為齊全,并提供了多元化的檢索途徑,使得本次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得到保證,但限于筆者的認知水平,以上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對相關情況略作描述和歸納。長尾理論在圖書情報領域的研究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能夠選擇的論文時間跨度并不長,目前來看國內圖書情報領域長尾理論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圖書館,也沒有形成核心的作者群,這種新理念新思潮研究能否持續,圖書館如何將這種理念形成一種新的發展機制特別是能否升華為圖書情報領域自己更深入的理論體系兼具實踐指導意義抑或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還有待今后長期、大樣本基礎上作進一步追蹤研究。
參考文獻
[1]任艷芳.基于長尾理論提高高校圖書館館藏書刊利用率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6):22-24.
[2]丁一敏,馬宏偉.長尾理論對圖書館的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07,(3):37-40.
[3]楊帆.從Wondir看數字參考服務中的長尾和社區[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3):98-100.
[4]楊豐全,周鳳飛,任靜,等.圖書館核心價值在圖書館2.0中的詮釋[J].情報科學,2007,25(11):1627-1630.
[5]耿曉光,安東梅.微閱讀對于圖書館服務的長尾效應[J].圖書館雜志,2010,(12):14-16.
[6]欒芳芳,韓全惜.數字圖書館的“長尾理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學五定律的新解析[J].圖書館,2008,(1):4-6.
[7]胡舒莉.圖書館學五定律與長尾理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8):35-37.
[8]宓永迪.長尾理論在圖書館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07,26(5):11-13.
[9]謝友寧.由80/20到九法則所想到的[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9):135-137.
[10]吳曉駿,陳健.是擁抱,不是顛覆[J].情報資料工作,2010,(1):71-73.
[11]趙伯興,鄭春汛.論低利用率文獻合作儲存與長尾機制構建[J].情報科學,2009,27(10):1461-1465.
[12]顏世偉.長尾理論與數字圖書館聯盟的長尾效應[J].情報雜志,2007,(11):145-147.
[13]周玉陶.聯盟運作:中小型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可行方向[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32(6):55-58.
[14]何艷寧,鄭建明,胡唐明.人文精神視角下我國圖書館用戶“長尾”研究[J].圖書館論壇,2009,29(4):19-21.
[15]王雪珍.論Web2.0技術對文獻利用率長尾的提升[J].現代情報,2009,(2):4-7.
[16]蘇海燕.基于“長尾理論”的圖書館服務模式[J].情報資料工作,2007,(3):46-48.
[17]程娟,肖雪.基于長尾理論的數字圖書館用戶保障[J].圖書情報工作,2008,52(8):39-42.
[18]王昕,等.長尾理論在學科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10,(4):45-46.
[19]燕姣云.長尾理論:高校學科館員服務理念創新的基石[J].圖書館建設,2010,(3):56-59.
[20]王玉晶.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模式與提升長尾效應研究[J].情報科學,2010,28(7):1025-1028,1059.
[21]張達那.長尾效應在用戶參與型數字參考咨詢模式中的表現[J].圖書館建設,2009,(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