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完成小兒扁桃體、腺樣體手術后,其術后疼痛影響患者的吞咽、排痰、進食及睡眠。兒童腺樣體扁桃體切除手術后的止痛是術后恢復期管理的重要方面。但鎮痛藥本身會增加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并且延長蘇醒時間,從而增加術后誤吸與呼吸抑制的發生,因此需要術后鎮痛護理十分重要?,F將護理體會如下。
臨床資料
擇期手術患兒120例,診斷為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年齡5~11歲,男78例,女42例。術前各項檢查正常,常規氣管插管行扁桃體剝離術及腺樣體刮除術。術畢清醒后帶一次性鎮痛泵。
護 理
心理護理:手術畢竟是一種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創傷,患兒和家屬對術后疼痛有畏懼心理,表現為緊張、焦慮等。護士首先要評估患兒基本情況,全面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多關心體貼安慰患者,循序漸進的講解手術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及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和安全性,從而穩定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應因勢利導心理護理,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同時告知患兒和家屬手術后可以給予鎮痛,減少痛苦。也要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一并告知,使之術后能配合治療。
一般護理:全麻者應按全麻術后護理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囑患兒安靜臥床休息,勿用力咳嗽吐痰,并囑患者將口中分泌物切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適,應輕輕吐入痰杯或衛生紙上,以便觀察有無活動性出血以及出血量。有活動性出血征象如發現患者痰中帶血增多或鮮紅色,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或全麻未清醒及患者入睡后有頻繁吞咽動作,應立即通知醫生,并做好止血準備。正確執行術后醫囑,給予止血抗炎藥物治療,并觀察療效。
一次性鎮痛泵的護理:指導患者及家屬使用微量泵解釋微量泵的作用原理,親自示范操作方法,向家屬講解術后鎮痛持續用藥,效果不佳應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保證鎮痛泵正常工作,使用留置針通道以確保通暢,手術后維持2天撤除鎮痛泵,長期使用應每2天更換1次鎮痛泵。護理人員要定時監測和記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血壓、呼吸。同時要觀察鎮痛效果,記錄鎮痛方案,出現鎮痛不全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防治并發癥護理密切觀察有無皮膚瘙癢、便秘、尿潴留等并發癥,配合醫生處理。①呼吸抑制:麻醉及止痛類藥物最危險的不良反應是呼吸抑制,尤其扁桃體手術在口腔操作,可能舌體及口腔組織水腫,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導致呼吸衰竭。盡管微量泵鎮痛中呼吸抑制發生率較低,但后果嚴重,故應高度重視。呼吸功能有損害表現為開始時呼吸淺慢不規則,最后出現呼吸抑制,每分鐘呼吸<10次,甚至停止,一旦發生上述表現,應立即報告醫師。也可能上呼吸道梗阻表現,表現為三凹征等。②尿潴留:因麻醉性鎮痛藥物可抑制膀胱括約肌的收縮功能,導致尿潴留,出現了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理,給予輔助排尿處理。以免患兒煩躁。③皮膚瘙癢和嘔吐:阿片類藥物容易引起皮膚瘙癢,如果出現及時通知麻醉醫生,給予對癥處理。兒童腺樣扁桃體手術后惡心、嘔吐發生率40%~65%,可能是由于吞咽血液和咽喉部激惹所致麻醉藥物也有此不良反應,需要給予鎮吐藥物等。
討 論
全麻下完成小兒扁桃體、腺樣體手術后,其術后的疼痛、嘔吐直接影響傷口的修復,影響術后的進食。小兒疼痛治療(鎮痛)可減輕患兒痛苦,促進康復。由于小兒施行術后鎮痛治療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應該正確評估用藥反應,精確掌握用藥劑量和嚴密監測,精心護理,避免不良反應,以保證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新華,嚴曉云.147例手術患者應用自控微量泵鎮痛的護理體會[J].山東醫藥,2004,14:31.
2 Panarese A,Clarke R,Yardley M.Early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following tonsillectomy in children:implications for day surgery.J Laryngol Otol,1999,113:1089-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