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前后路手術是目前治療頸椎病和各種脊髓損傷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頸部解剖較為復雜和險要,因此,圍手術期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2011年1~4月收治頸椎前后路患者32例,經圍手術期的健康指導及術前心理護理、體位訓練、術后指導功能鍛煉,均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其中頸部腫瘤1例,頸椎結核3例,頸椎骨折15例,頸椎病13例,32例中,全癱4例,不全癱11例,手術成功,術后肺部感染1例,余無各類并發癥發生。
護 理
術前護理:①術前進行各種危險因素的評估,包括年齡、病程、既往史,采取相應治療護理措施。②心理護理:針對患者對手術效果和成功率產生的焦慮和緊張情緒,通過詳細介紹手術方法,成功的病例,指導患者了解相關知識,自我保護辦法,使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解除疑慮,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③根據病情進行各種適應性訓練,指導床上排便,有效咳嗽,吹氣球鍛煉肺功能,按時翻身、扣背、霧化吸入,頸前路手術前1周進行氣管推移訓練,頸后路術前1周進行俯臥位體位訓練,癱瘓患者絕對臥床。④其他各種常規準備,協助患者作好各種術前檢查、皮試、交叉配血、備皮、灌腸、導尿、術前禁食水。
術后護理:⑴病情觀察:①由于手術切口靠近氣管,傷口有水腫和內出血,特別是全麻患者入睡后呼吸抑制是術后最危險的并發癥,故術后應密切觀察呼吸情況,保持呼吸道通暢是關鍵,常規進行血氧飽和度監測,床邊備切開包,作好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準備,發現異常及時報告處理。全麻患者出現睡眠呼吸暫停,呼吸頻率少于10次/分,應及時予以喚醒,指導患者有效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給予霧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濕潤,協助患者翻身扣背,體位引流。②傷口觀察及護理:一般術后常規放置引流管,術后嚴格觀察切口有無滲血,引流是否通暢,引流量及顏色,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另外應密切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本組無出現活動性出血及血腫的病例。⑵頸部制動:患者術后取頸部中立位,采取軸線翻身,頸部兩側以鹽袋固定,常規戴頸托3個月,限制頸椎活動過度致植骨塊滑脫,同時可減輕局部水腫,選擇的頸托寬窄高低合適,以免影響固定效果。⑶加強基礎護理:患者常合并截癱,皮膚應保持清潔干燥,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必要時放氣墊床和氣圈,防止壓瘡的發生,飲食多樣化,進食易消化、高營養、多維生素食物,經常按摩腹部,防便秘,帶尿管的患者每天會陰擦洗,吹氣球鍛煉肺功能,本組無并發癥發生。⑷功能鍛煉:術后常規進行上下肢關節屈伸及肌肉收縮活動,循序漸進,肢體癱患者可作關節被動功能鍛煉,以防關節僵硬。
術前正確的評估及手術方式的確定,輔以精心的術前術后護理及正確的功能鍛煉,提高了護理效果,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對疾病的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