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開始采用自擬復律湯治療心律失常之過早搏動患者40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齡28~72歲,平均50歲。其中冠心病12例,肺心病12例,心肌病3例,二尖瓣狹窄5例,甲狀腺動脈亢進性心臟病6例,不明原因4例。其中室性早搏21例,房性早搏17例,房室交界性過早搏動2例。患者均有心悸、心律不齊、心跳暫停等癥狀。心電圖檢查的共同特征是較基本的心律提早1次或多次P-QRS波群。
治療方法:本組病例全部使用中藥復律湯治療。組成:黃芪、丹參各15g,酸棗仁、柏子仁各12g,郁金、黃精、當歸、赤芍、杜仲、枸杞子各10g,琥珀、甘草各6g。若心悸、頭暈、目眩、健忘、失眠,重用黃芪、柏子仁、酸棗仁、枸杞子以調補氣血,補益心脾;若心悸不定(思慮勞心后尤甚),心煩﹑手足心熱、耳鳴、腰酸,重用黃精、酸棗仁、柏子仁、杜仲為主藥;若心悸胸悶不舒,心痛時作,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重用丹參、郁金、當歸為主藥;若心悸善驚易恐,以琥珀為主藥,鎮靜安神,甘草改為炙甘草。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7天1個療程。
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心率齊,無過早搏動,無心悸、心跳暫停;②好轉:諸癥明顯緩解,動態心電圖檢查過早搏動減少>50%;③無效:癥狀無改善,心電圖檢查無變化。
結 果
治愈25例,好轉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
例1:患者,男,48歲。有冠心病史,心率不齊、多早搏動病史6年。就診時心悸、頭暈、耳鳴、目眩,偶有發作性胸前區疼痛,胸悶、腰酸、腰痛、手足心熱,舌紅紫暗,苔薄白,脈結代。聽診心律不齊,每分鐘可聞及早搏13次,心尖區可聞及Ⅲ級收縮期雜音。心電圖檢查:QRS波群提早出現,其形態異常,時限>0.12秒,T波與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隨T波移位,其前無P波。生化檢查:甘油三酯3.54mmol/L,總膽固醇75mmol/L。中醫診斷:心悸。西醫診斷:心律失常-室性過早搏動(冠心病)。治療以中醫養陰復脈,補腎益精,活血散瘀為主。方用湯。藥用黃芪、丹參各18g,酸棗仁15g,柏子仁15g,郁金、黃精、當歸、赤芍、杜仲、枸杞子各10g,琥珀(后下)、甘草各6g,用水500ml,煎成250ml。煎2次溫服。服7劑后,心悸好轉,自覺頭暈、耳鳴等癥減輕,聽診每分鐘早搏減少至3次,心尖區收縮期雜音Ⅱ級。守方7劑,心悸、胸悶、胸痛等癥緩解,心臟聽診未聞及早搏及雜音。心電圖檢查正常。
討 論
過早搏動臨床多以心悸、心跳不規律、心跳暫停為主,常見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肺心病、心肌病、二尖瓣狹窄等。心電圖檢查和心臟聽診是兩個重要手段。過早搏動屬于中醫“心悸”的范疇。歷代醫家對本病有詳細的論述?!夺t學正傳》載“夫所謂怔中者,心中惕惕然動搖而不得安靜,無時而作者是也”?!毒霸廊珪氛J為治療心悸宜“安陽心神,滋培根本”。筆者自擬復律湯,根據心悸病機為心脾腎三臟虧虛,血行不暢,心失所養,瘀血阻絡。采用黃芪、黃精、柏子仁、酸棗仁、杜仲養心安神、滋補肝腎;當歸、赤芍、丹參、郁金合用活血化瘀、理氣通絡;琥珀鎮靜安神。全方有養心復脈﹑補腎益精﹑活血散瘀之功,故獲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