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尺骨鷹嘴截斷Y型鋼板內固定法治療成人肱骨髁間粉碎性骨折患者17例,收到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17例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齡24~70歲。左側5例,右側12例。均由外傷所致。其中合并橈神經損傷2例,尺神經損傷1例,肘關節脫位1例,傷后5~10天手術。
手術方法:患者取仰臥位,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上氣囊止血帶,前臂置于胸前。取肘后經鷹嘴內側弧型切口,長16cm(鷹嘴上10cm,下6c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深筋膜,游離并注意保護好尺神經。用擺鋸自尺骨鷹嘴遠端1.0cm作倒V形截骨(尖部向近端),將尺骨鷹嘴骨塊向近端翻轉暴露肱骨遠端關節面及骨折端。清除折端血凝塊及軟組織,盡量保留碎骨片上附著的軟組織。先將內外髁復位,用一枚螺絲釘或克氏針固定,使骨折轉變為髁上骨折,再按髁上骨折復位后用“Y”型解剖鋼板固定。術中X線機透視見骨折復位好,將尺神經給予松解前置。沖洗刀口,刀口內注射生物蛋白膠,將截斷的尺骨鷹嘴復位后用克氏針張力帶固定,關閉切口,無菌紗布包扎,術后石膏托固定屈肘90°位。術后4周去掉石膏托,做肘關節被動屈伸活動。
療效判斷標準:應用Aitken與Rorabeck的評分標準對結果進行評價。①優:肘關節屈曲活動>110°且沒有疼痛與功能障礙;②良:肘關節屈曲活動>90°且伴有輕度疼痛或功能障礙;③一般:肘關節屈曲>60°,伴有中度疼痛及功能障礙;④差:肘關節屈曲≤60°并伴有嚴重功能障礙。
結 果
本組17例均獲隨訪,時間3個月~2年,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尺骨鷹嘴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時間2~4個月,尺、橈神經損傷癥狀均得到恢復。本組優10例,良6例,一般1例。
討 論
肱骨髁間粉碎性骨折是一種嚴重的關節內骨折,因成年人骨質較脆,受傷時暴力較大,骨折多為粉碎性,加之該部位特殊的骨性結構特點和周圍組織特殊的解剖關系,臨床治療較為困難,術后療效不甚滿意,這一直是困擾骨科醫師的難題之一。因保守療法不能重建關節面的平整,同時肘關節長期制動將導致關節功能障礙,傷后病殘率高,故該法現已被放棄。隨著對肱骨髁間骨折的解剖特點、生物力學和損傷機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內固定材料的發展和手術技能的提高,目前國內外學者多主張積極的手術治療以減少后期并發癥[2]。切開復位內固定的術式與方法臨床報道較多,大致有以下幾種:克氏針、鋼絲張力帶固定,雙鋼板固定,解剖型鋼板固定等。克氏針、鋼絲張力帶固定欠牢固,易發生內固定遠期松動及骨折端移位,術后不能早期進行關節的功能鍛煉,臨床效果差,該方法目前已不被采用。雙鋼板固定操作復雜,且對于嚴重粉碎的髁間骨折仍不能達到堅強有效的固定。因髁上嵴狹窄,故術中鋼板固定困難,螺絲釘易進入鷹嘴窩,且術中軟組織損傷較重,術后易發生異位骨化。Y型鋼板從形態上與肱骨下段及髁部較為貼合匹配,個別患者解剖特異只需稍加預彎調整,使用較為方便。該鋼板緊貼肱骨內外髁后方,可有效控制內、外髁骨折塊的分離及旋轉移位趨勢,而且Y型鋼板的兩翼對肱骨內、外髁有一定的把持力,從而使內、外髁骨折塊通過鋼板與骨折近端連為一體,達到了骨折塊的滿意復位及肱骨滑車的光滑完整[3]。Y型鋼板具有輕、薄、韌的特點,能較好地閉合軟組織,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避免了金屬異物反應的發生。Y型鋼板內固定骨折固定牢固,骨折塊不易再移位,術后肘關節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有效地防止肘關節粘連的發生。肱三頭肌舌形瓣切斷入路,加重局部軟組織的損傷,術后出血較多,易造成關節內黏連及骨化,影響術后肘關節功能的恢復。尺骨鷹嘴截斷入路,雖然人為截斷尺骨鷹嘴加重肘部損傷及增加內置物的植入,但能較清晰地觀察骨折移位及術中復位情況,使骨折最大程度達到解剖復位,為肘關節后期的功能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采用尺骨鷹嘴截斷Y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成人肱骨髁間粉碎性骨折,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具有以下優點:①便于操作:將尺骨鷹嘴截斷向下翻轉,可以充分暴露肘關節,有利于骨折的準確復位。鋼板放在后側,手術視野清晰、復位好、折端固定牢固,從而有效降低了手術的風險。②增加鷹嘴的愈合幾率:橫斷截骨,折端接觸面較小,斜行截骨術后折端不穩定,故均不利于鷹嘴愈合;V形截骨既可增加折端接觸面,又能保持術后折端的穩定性,故可增加鷹嘴的愈合幾率。③減少并發癥:采用肘關節后內側弧形切口,對尺神經與肘關節后方的顯露更為方便,減輕尺神經與肌肉組織的剝離與牽拉,避免了術后骨化與尺神經麻痹的發生。④術后早期活動:術后肘關節的早期活動是保證肘關節功能康復的關鍵,但早期鍛煉應以被動活動為主,且要循序漸進,以減少因活動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出血和纖維化,降低關節的活動能力[4]。⑤Y型鋼板符合肱骨髁間的生理解剖特點,與骨骼的貼合程度好,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使早期功能鍛煉成為可能。⑥生物蛋白膠的使用,使骨質與軟組織間形成一層薄膜,減輕術后組織的粘連;尺神經的前置,避免遲發性神經炎的發生及再次手術損傷的幾率。
注意事項:①術前要詳細閱片,必要時應作CT檢查,充分了解骨折移位情況。②復位時要保留足夠的前傾角及外翻角,盡可能保留骨折塊上的軟組織;復位時要先恢復肱骨髁部的解剖,使髁間骨折轉為髁上骨折,必要時可保留部分小骨折塊上的克氏針,以維持骨折塊的穩定。③鷹嘴截骨時要盡可能少損傷鷹嘴的關節面,截骨點離鷹嘴尖要>1.0cm,以利于術后鷹嘴的愈合。④術后肘部要給予外固定,防止軟組織出血,加重腫脹,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攣縮。⑤術中鋼板的固定要在X線機的監控下進行。肱骨髁部骨折較薄,螺絲釘不可過長,否則會因起肘前血管損傷,而螺絲釘過短,固定又不牢固,術后易出現螺絲釘拔除,造成手術失敗。
參考文獻
1 Aitken GK,Rorabeck CH.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in the adult.Clin Or-thop Relat Res,1986,207:191-197.
2 陳紅衛,姜丹生,林平.肱骨髁間骨折的手術治療.中國骨傷,2006,19(1):11.
3 鄭世春,白晉卓.Y型鋼板在肱骨髁間骨折中的應用.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志,2005,19(4):277.
4 燕宏偉.解剖型鋼板治療肱骨髁間骨折13例分析.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7,1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