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療在我國是一門新興學科,在社區開展全科醫療衛生服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此全科醫師所具備的素質和工作特點以及全科醫師的培養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全科醫療”由于具有人性化、綜合、持續、協調、可及性等特點,是優質而高效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是我國政府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醫療、衛生、健康教育、婦女兒童保健及疾病康復服務而設立的以社區人群為對象,以家庭為單位,提供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經濟、綜合、方便、連續、有效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也是全科醫師開展全科醫療的場所。
全科醫療概述
全科醫療是將全科醫學理論應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區,是一種照顧式的基層醫療保健專業服務,是以解決社區人群健康問題為主的一種基層醫療。它是由全科醫師提供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推行全科醫療摸式是實現WHO提出的“20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的適宜技術,是以個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慢性患者、殘疾人及低保人群為重點,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為目的。推行全科醫療模式是為廣大社區人群提供高質量的衛生保健服務的最佳途徑。要提供優質的全科醫療服務,必須先培養全科醫師,而培養好的全科醫師,必須要發展全科醫學。
全科醫師
全科醫師是全科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者,是在家庭、診所、服務中心向個人、家庭和社區人群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的人性化,綜合的連續不斷的醫療服務的醫生。全科醫師需經過全科醫學專業培訓才能成為臨床技能全面、醫德醫風高尚的高素質基層醫療衛生保健人才,要富有成效,有獨立工作能力,為個人家庭及社區人群提供便捷、廉價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在社區開展全科醫療服務,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全科醫生做堅實的基礎,工作將缺乏生氣和動力,那種以單純的專科醫療為主的服務體系在社區是行不通的。全科醫生由于長期在基層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了解人們的心態,人際交往及疾病的來龍去脈,是初級醫療衛生保健的專家。全科醫生面對的不僅僅是有疾患的人,還包括廣大的健康人群,可利用社區的一切資源,解決居民的具體困難,根據疾病的需要就地治療或將其妥善的轉入專科或大醫院診治,全面協調醫患之間的關系,為人們負起全程的責任。
全科醫生應具備以下特點
綜合性的醫學知識:全科醫生應掌握全面的醫學基礎和臨床的基本知識,除此以外,還應學習社會學、心理學、政治、法律、經濟學及宗教知識,以便解決各種個體的身心疾患和群體的衛生健康問題。
高尚的品質:全科醫生肩負著對生命周期健康照顧的重任,對服務對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對每個問題需始終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遇到問題必須具備冷靜的頭腦、良好的思想境界,調節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相對的思想平靜,生活安逸,工作舒暢,精神愉快。因此,他們除了具有良好的醫學才能外,還必須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養。全科醫生一生需要不斷進取。
豐富的工作及生活經驗:全科醫生面臨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織多種問題,是醫學知識與社會常識及人文科學邊緣的結合。生活在社區,工作在社區,距居住人群最近,我們不是在高墻內的專科醫院,而是不時的介入個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們的生活情境,了解個人心愿和家庭狀況,從實踐中獲得和總結生活經驗。正是由于這些豐富了我們的頭腦,使其對這些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并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卓越的管理才能:全科醫師應該以人為中心,維護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層次觀察和管理社區內個人和家庭問題,并對整個社區衛生狀態進行監測,隨時提出干預措施,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共管。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更要進行細致的業務、人事、經濟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備這些才能,才能當好一名全科醫生。
執著的科學精神:隨著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我國衛生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全科醫師為滿足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需要,必須對各門學科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只有具備謙虛的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不斷進展和變化的科學和社會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才能管理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問題,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全科醫師。
全科醫師的業務范疇
門診形式處理常見病和多發病以及一般急癥,對危重急癥進行院前處理后及時轉院。
對平穩后轉回的慢性病患者和急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及定期隨訪。
社區衛生管理包括傳染病、多發病的危險因素調查及監測,居民飲食衛生,生活環境衛生,公害的管理。
對個人及家庭問題開展心理咨詢。對慢性患者和老年人進行定期隨訪,上門診治。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方便服務。
為婦女兒童提供衛生保健服務,進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協調疑難患者轉診、會診、專家咨詢以及對低保人群進行醫療救助和支持,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及時對檔案數據進行錄入上傳,根據隨訪情況,隨時更新、添加檔案內容。
全科醫師的培養
全科醫師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主要采取理論學習和技術培訓相結合來實現全科醫師的培養。
參加各級舉辦的全科醫師骨干培訓班,內容為《全科醫學概論》、《全科醫學基礎》、《公共衛生服務指南》《鄉村醫生手冊》及相關醫學專業知識,包括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
內部培訓:在院內,由已取得國家認可的全科醫學專業的主治醫師及以上技術職稱的醫務人員作為學科帶頭人,對現有的醫師隊伍進行全科醫學知識培訓。
通過國際互聯網參與世界全科醫學專業知識和全科醫學相關知識的學習。生活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通過國際互聯網可以真正實現全世界信息共享。
自全科醫療在1997年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里正式提出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開展全科醫療以來。社區衛生服務在全國已全面展開。作為全一門新興學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開展全科醫療,無疑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同時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此要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不斷完善社區衛生保健工作,推動全科醫療在我國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