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注意到一種情況:技術員用IP盒依照X線檢查申請單攝片后,將IP盒插入CR的讀出裝置對IP進行掃描中,顯示器上相應圖像框內未見影像(即使CR系統處理IP逐漸顯示影像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影像的蒙片圖像)。
在CR機可以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我考慮原因有:①X線機出線量不足(我院的X線機使用的時間較長),IP成像層未接受到足夠的X線光子能量,激光閱讀儀掃描時IP成像層產生的熒光(熒光的強弱與與IP在X線下受到第一次激發時的能量精確地成比例,熒光被讀出最后轉換成數字信號)少,經CR系統進一步相關技術處理不能形成可見影像;②曝光條件選擇不當,安排后一位患者攝片時,攝影條件沒有針對攝影部位進行相應調整,用小部位的攝影條件投照了厚體位,大部分的X線被人體吸收,只有很少的X線投射到IP成像層,同樣不能形成可見影像;③技術員忙亂中出現擺位疏漏,X線管球的位置未與攝影部位、IP盒調整在同一直線上,IP成像層實際上并未受到X線的照射激發,也未儲存攝影部位的模擬信號,當激光閱讀儀進行激光掃描時不會有第2次激發而產生熒光,CR系統處理后也不會出現影像;④已曝光的IP盒與未曝光的IP盒混淆了,見于工作次序處于一種混亂狀態的情況,會出現有一個IP掃描后無影像同時有一個IP出現重影;⑤曝光條件選擇正確但攝影部位厚而攝影功能欄所選部位體厚薄,在IP影像讀取過程中CR系統根據預先登錄的攝影部位而自動設定的激光束能量低,在進行激光掃描中不能釋放更多的俘獲電子即不能釋放更多的IP成像層中儲存的X線光子的能量、掃描時間縮短、熒光效應滯后,更多的影像信息仍以潛影信號被保留在光激勵熒光物質層中IP即被自動送回IP盒中然后退出,而不是經CR系統技術處理后以人眼可讀的影像出現;⑥IP超過使用壽命,在經過一定次數的曝光后IP成像層的晶體貯能及發光能力都在下降,相應的接受并儲存的入射的X線曝光量與IP光激勵發光強度也下降,如果超出了CR系統的補償,不能形成影像。
出現類似白板現象后:應注意此現象出現的次數,如果一天的工作中并不是連續、頻繁出現白片情況,可暫不考慮X線機出線量的問題;審視曝光條件的選擇是否恰當,選擇適合的曝光條件攝重新片;回憶攝影部位的擺位情況,重新攝片即可;梳理工作流程中IP盒的使用情況,將不確定使用情況的IP盒插入CR系統的讀片裝置中對IP作擦除處理,然后重新攝片;核對攝影功能欄中的攝影部位是否和所攝部位一致,如不一致,正確選擇后重新攝片;在CR機上檢查IP的使用次數是否超過了設計壽命,如果超過了使用壽命立即更換新的合格的IP。綜上所述,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要保證進行CR系統處理的IP接受了足夠量的X線照射,從攝片條件的選擇、攝影功能欄部位的選擇、IP的使用等的各個環節都不能因CR在影像后處理上的優點而掉以輕心,工作思路清晰,保持認真仔細的工作態度,定期保養X線機、CR機和IP,及時發現問題,盡可能的避免多次重新攝片造成患者輻射劑量的增加和工作量增加以及其他患者攝片的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