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微腺瘤是一種最常見的垂體瘤,多見于女性,臨床以閉經、溢乳、不育為主要臨床表現。一般根據臨床表現,血清PRL檢查及CT、MRL掃描確診。由于臨床少見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故易誤診。
資料與方法
1994~2011年6月收治患者10例,均為女性,年齡19~36歲,學生1例,無業4例,干部2例,靈活就業3例,已婚4例,其中已生育2例。
臨床表現:10例均為間斷發作性病程,月經前10天左右出現精神異常,精神異常15天左右恢復正常,周而復始,發作時均無自知力,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其中10例均發病前及發病中出現嚴重心急。3例表現極度興奮躁動,言語零亂,被害、關系妄想,生活不能自理。4例表現少語少動,表情呆板,反應遲鈍,煩躁,興趣下降,食欲減退或拒食。3例脾氣大,激惹性增高,多疑。5例有意識模糊,譫妄。7例有溢乳,10例均月經逐漸減少或月經不規律。10例血清PRL檢查均>100ng/ml(女性最大值25ng/ml)。10例垂體MRI加強掃描均提示垂體微腺瘤。
誤診情況:2例誤診為急性應急障礙,4例誤診為精神分裂癥,3例誤診為抑郁癥,1例誤診為雙相障礙-躁狂發作,誤診時間6個月~12年。
確診依據:月經改變,溢乳,血清PRL增高,垂體MRI加強掃描結果提示垂體微腺瘤,精神異常與月經周期有關,確診為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
治療:①溴隱亭治療:起始量2.5mg/日,最大量5mg/日。②精神障礙治療:小劑量抗精神病藥物或(和)小劑量情緒穩定劑和(或)小劑量抗抑郁藥治療。
結 果
治療第1個月月經正常,月經期精神癥狀減輕,第2個月月經期發作停止,表現完全正常,血清PRL下降或正常。
討 論
檢索近10余年文獻鮮有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報道,共檢索出相關文章5篇,其中4篇為個案報道。徐貴云等垂體微腺瘤與精神障礙附8例臨床分析中,臨床表現有少語少動,反應遲鈍,食欲差,焦慮心煩,多疑,易發脾氣,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等,但在其報道中沒有對血清PRL檢查及內分泌與精神障礙關系的描述。沈漁邨主編的精神病學[1],顱內腫瘤有20%~40%出現精神障礙,但因嚴重行為異常而需住入精神病機構者為數不多;垂體區腫瘤可見幻覺和妄想[2]。對垂體瘤所致精神障礙描述甚少。共同點: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①發病前1~2天有發作性激越。②病程呈間斷發作性,且緩解期完好。③精神障礙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④血清PRL檢查均>100ng/ml,垂體MRI加強掃描提示垂體微腺瘤[3]。
誤診原因分析:①詢問病史不詳細。事后追問病史,7例均有月經逐漸減少,精神異常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②體格檢查不認真。③對軀體疾病認識不足。由于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在精神疾病中所占比例少[4],加之部分醫生基礎知識不牢,思路狹窄,導致對其重視不夠。④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缺少反思。⑤不能及時進行PRL及垂體MRI檢查。
鑒別診斷:根據臨床診斷的等級原則,首先考慮器質性精神障礙。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的精神癥狀多種多樣,需與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鑒別[5]。與精神分裂癥的區別、精神分裂癥為慢性起病進行性加重的病程,一般有明顯的幻覺,妄想,社會功能損害較明顯;而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為間斷發作性病程,幻覺妄想癥狀不明顯,緩解期完好,對精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6],對合并溴隱亭治療效果好。與心境障礙區別:垂體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礙的情感癥狀,缺少心境障礙的情感的內心體驗,無相應的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
避免誤診的措施:①詢問病史要詳細,尤其對月經史要詳細了解。②詳細了解病程形式。③仔細體格檢查。④了解精神癥狀的特點。⑤有溢乳、月經改變的患者進行血清PRL和MRI檢查。
參考文獻
1 沈漁邨,主編.精神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91-400.
2 郗崇利.垂體瘤12例誤診分析.中國綜合臨床,2000,16(11).
3 姚勇,柳夫義,等.垂體泌乳素微腺瘤研究現狀.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8,8(6).
4 徐貴云,黃杏梅.垂體微腺瘤與精神障礙附8例臨床分析.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9,9(6):329-330.
5 何飯,主編.內科疾病神經癥狀與精神障礙.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245-247.
6 楊玲玲,主編.器質性精神障礙.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