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常見的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運動或感覺障礙、失語等癥狀。一部分患者可發生腦梗死,常規治療多采用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等藥物治療。2008年2月~2009年8月收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46例,在采用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復方丹參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銀杏葉片治療并與單用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復方丹參的43例進行對比,觀察其臨床轉歸。
資料與方法
所有患者為門診或住院患者都在發病后12小時后就診,24小時后經CT等證實所有病例符合短暫性腦缺血的診斷。分組:將患者分為兩組,服用銀杏葉片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齡46~82歲;對照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46~80歲。兩組年齡、性別、和病程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①銀杏葉片組,銀杏葉片2片,3次/日,阿司匹林50mg,1次/日,復方丹參20ml,加液靜滴,1次/日,尼莫地平20mg,3次/日,半個月1療程。②對照組:阿司匹林50mg,1次/日,復方丹參20ml,加液靜滴,1次/日,尼莫地平20mg,3次/日,半個月1個療程。
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癥狀消失,隨訪未發作;②有效:癥狀發作次數減少;③無效:發作未緩解或發生腦梗死。
結 果
臨床效果比較: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又顯著意義,表明銀杏葉片組優于對照組。
討 論
銀杏葉片是從銀杏葉中提取的,具有藥理作用的有銀杏黃酮甙和銀杏內脂,作用機制與目前臨床常用的心腦血管藥物是不同的,銀杏黃酮苷具有對抗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銀杏內酯可選擇性對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這表明銀杏葉片對治療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有明顯作用,其機制為改善腦血管循環在缺氧的情況下保護腦和心肌細胞,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清除自由基,減少腦梗死的發生,同時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酯且少見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