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與關節創傷是常見病、多發病,傳統X線檢查在骨與關節創傷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對于結構復雜關節,常規X線檢查極易誤診、漏診,而且對骨折片移位估計不足。鑒于目前臨床治療及法醫學的需要,及時、準確診斷復雜關節骨折、脫位至關重要。CT檢查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檢查方法,完善的后處理技術特別適合復雜關節創傷的快速評價。2003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復雜關節創傷患者112例,采用螺旋CT后處理技術(MPVR、SSD),旨在探討復雜關節損傷的臨床應用價值。
資料與方法
2003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復雜關節創傷患者112例,男67例,女45例;年齡15~64歲,平均42.1歲。其中交通肇事46例,摔傷31例,砸傷22例,重物壓傷13例。臨床表現為患者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挫傷、強迫體位、畸形、活動障礙。全部病例在損傷后1~3天進行螺旋CT檢查。23例在治療后1周~2個月進行螺旋CT復查。
掃描技術及三維重建:采用德國西門子SOMATOM Spirit雙層螺旋CT,120KV,100mAS,層厚1~3mm,螺距1.0~1.5,DFOU 13~35cm;重建間隔1.0mm,骨算法重建。使用MPVR在重建后軸位圖像上進行冠狀位、矢狀位和任意斜位重組。用軟組織算法做SSD成像,閾值上限160HU,閾值下限1200HU。為了更好地顯示骨折,對部分病例SSD圖像進行切割,去掉不必要的骨骼,以利于從多個角度觀察骨折情況。
結 果
本組112例患者中,頸椎4例,腰椎3例,顳下頜關節2例,肩關節14例,肘關節11例,腕關節7例,髖關節14例,骶髂關節13例,膝關節27例,踝關節17例,CT軸位及MPVR均明確顯示骨折。骨折伴脫位21例,MPVR、SSD較CT軸位更能充分顯示脫位。SSD可以任意角度旋轉觀察,清晰顯示骨折的范圍和形態。62例均經手術切開復位和內固定,手術入路根據SSD確定,手術證實了MPVR和SSD顯示骨折、脫位情況。髕韌帶斷裂7例,跟腱斷裂2例,肩袖撕裂3例,均經手術證實,對MPVR圖像回顧性分析。1周~2個月CT復出,月骨無菌壞死2例,距骨無菌壞死5例,MPVR和SSD顯示清晰。
討 論
螺旋CT掃描應用價值:復雜關節損傷常規X線檢查中很難全方位顯示其形態結構,加上患者創傷后肌肉韌帶損傷、疼痛,關節畸形,也很難按標準投照位置攝片,臨床誤、漏診不在少數,甚至對骨折估計不足。螺旋CT掃描速度快,無間斷地容積掃描,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查,非常適合關節創傷患者,又避免漏診。多層螺旋CT的掃描速度、掃描范圍、圖像分辨率及后處理功能等方面顯著優于單層螺旋CT[1]。本組病例常規應用1~3mm層厚檢查,應用圖像后處理功能在既不增加患者輻射又無需患者重復檢查應用后處理技術(MPVR、SSD)對圖像進行觀察分析,解決診斷問題,顯示了多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功能強大優勢。
螺旋CT圖像后處理技術的應用技巧:螺旋CT后處理圖像質量的優劣取決于原始橫斷圖像的厚度,原始1mm層厚橫斷數據生成的三維立體圖像可完整地顯示復雜關節形態,使骨折的形態、位置、骨折片移位程度一目了然,成像質量完全符合診斷要求。本組病例所用的機型最薄重建厚度1mm。此項技術是基于多層螺旋CT各項同性成像的引入,是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組技術的進一步擴展。因而,強調多層螺旋CT觀察復雜關節應注重應用薄層重建解決診斷,它可基本忽略診斷醫師的經驗水平在診斷中的應用。要想獲得高質量的MPVR和SSD圖像應選擇合適的掃描參數[2]。MPVR能夠以冠狀面、矢狀面和任意曲面重建,充分展示骨折線的走行方向和骨折片移位方向,特別是移位不明顯裂縫骨折、關節內骨片、關節面塌陷骨折,MPR都能清晰的顯示,從而彌補了平片顯示不足。SSD不僅能產生復雜關節精細立體圖像,而且祛除周圍骨后,避免了其他骨的重疊干擾,能夠清晰直觀地從各個角度觀察骨折部位、骨折范圍和形態,有利于骨折分型。根據骨折部位,選擇確定手術入路。掃描重建參數選擇不當可產生階梯狀偽影。
韌帶損傷的影像學表現:由于復雜關節韌帶較多,這些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的重要因素,損傷后常導致上述關節不穩。X線平片由于不能直接觀察到韌帶變化,對于關節不穩的診斷,主要依靠骨骼移位來判斷。MPVR可以顯示韌帶損傷的征象:韌帶的連續性中斷、彌漫性或局限性腫脹增粗、鄰近關節間隙不對稱等。韌帶的連續性中斷為韌帶斷裂的直接征象,而彌漫性或局限性增粗、出血、鄰近關節間隙不對稱可能為韌帶部分斷裂。本組對12例關節韌帶損傷進行了觀察及研究,以往沒有引起足夠注意。有實驗研究報道,CT掃描及MRI檢查能夠較好地顯示寰樞關節周圍韌帶,但是以后者為優[3]。
綜上所述,在復雜關節螺旋CT掃描時,在螺旋軸位CT掃描基礎上,常規采用已較成熟的MPVR和SSD重建技術,綜合分析軸位CT、MPVR和SSD圖像,有利于觀察關節骨折、脫位、關節內骨折片移位,對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高手術成功率具有獨特優勢。對肌腱、韌帶損傷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滑炎卿,冀敏,張國楨.多層螺旋CT:掃描技術和臨床應用.上海醫學影像,2002,11:143-148.
2 楊星,馬彪,蘇勤,等.螺旋CT三維重建的方法及技巧.中華放射學雜志,1999,23:492-493.
3 陸明,巫北海,張紹祥,等.枕大孔韌帶結構的斷面解剖和CT、MRI對照研究.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104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