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靜脈留置針由于其導管柔軟,易于操作和固定,對需要長期輸液,靜脈穿刺困難者,有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反復穿刺而造成血管損傷,而且可隨時給藥,為危重患者的搶救羸得了寶貴的時間,大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減輕護理工作量,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目前作為一項新的護理技術,正日益廣泛應用于臨床。
靜脈留置針的操作方法
穿刺前每天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治療、血管情況,選擇合適的型號,看包裝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內。
選擇合適的血管,靜脈宜選擇粗直,血流豐富,有彈性,避開關節和靜脈竇,易于固定的地方。
常規碘酒,酒精消毒皮膚,直徑6~8cm,將輸液器上的針頭充分插入留置針的肝素帽內至針頭根部,取下留置針管套,旋轉針芯,松動外套管,調整針斜面,排盡套管內的空氣,以15°~30°進針,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順靜脈走向將穿刺針推進0.2cm,固定留置后撤針芯0.5cm后,將外套管送入靜脈,再全部撤出針芯,松開止血帶,打開調節器,調節滴速,用無菌敷貼密閉式固定外套管,并在透明膜上記錄留置時間。
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觀察局部有無滲血、滲液,輸液是否通暢。
封管方法
正確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通常采用正壓封管,方法有兩種,第1種是將1支1.25U的肝素,用500ml的生理鹽水稀釋,取3~5ml的注射器與輸液器針相連,邊推邊退針,確定正壓封管,直至針頭完全退出。第2種方法取生理鹽水10ml左右,停止輸液后,每6~8小時沖冼1次。
靜脈留置針的護理
做好宣教工作,在行留置針前,應對患者和家屬說明留置針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操作技術要嫻熟,爭取1次成功,穿刺前做好檢查工作。
置管期間,禁止淋浴,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連續輸24小時以上須每天更換輸液器。
置管時間一般3~5天為宜,不超過7天,肢體不可過度活動,避免肢體誤下垂姿勢。
置管期間,要經常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及局部紅腫,熱痛。如有上述癥狀,應立即拔管。根據情況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
穿刺部位的護理,隔日更換無菌敷料1次,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靜脈留置針的并發癥:導管堵塞,液體滲漏,靜脈炎,疼痛,針頭脫落等。
靜脈留置針穿刺失敗的常見原因:剌破血管壁,進針遲鈍,送套管困難,撤針芯困難。
綜上所述,在行靜脈留置針前,要問患者及家屬解釋,以取得合作,根據患者的病情、目的、藥物性質,合理選擇留置針及血管,掌握正確的封管方法及熟練的操作技術,以延長保留時間,減少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