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靜脈是小兒靜脈輸液最常選用的靜脈。在臨床患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后,由于小兒出汗多,哭鬧不合作,好動,輸液時間長等原因,導致再次穿刺的現(xiàn)象很多。如果固定不牢或方法不當,會影響輸液通暢、針頭滑出血管外致輸液失敗,從而需要重新靜脈穿刺,不僅增加了患兒痛苦及護士的工作量,浪費了藥液和材料,同時會引發(fā)護患糾紛。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實踐中搜索了一些小兒頭皮針固定方法,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方法:①針頭用寬膠布固定。選擇頭皮靜脈,剃去進針處周圍頭發(fā)、常規(guī)消毒皮膚,與皮膚呈5°進針,見回血后,將擠干的乙醇棉球置于針柄下,使針柄不會移動,打開輸液器開關(guān),同時以醫(yī)用寬膠布(7cm×3cm 1張,并在長邊正中處剪開一長1cm的小叉)固定針柄和針體寬膠布小叉對準頭皮針軟管并將開叉處膠布緊貼于軟管下的皮膚。②將帶有吸收墊的輸液膠貼覆蓋于針眼處,然后將頭皮針的軟管盤起用輸液膠貼上另一條膠帶進一步固定。③根據(jù)針頭所在的位置,將頭皮針軟管遠端用膠布就近固定在左、右耳的耳輪或耳垂上,這樣當患兒頭部轉(zhuǎn)動時,受輸液器牽引的著力點落在被軟管黏連著的耳輪、耳垂上,起到降低針頭移位的保護作用。④調(diào)節(jié)滴速,協(xié)助家長抱患兒舒適體位。⑤注意事項:寬膠布最好由助手協(xié)助黏貼,不要貼住針眼,將帶有吸收墊的輸液膠貼覆蓋針眼便于隨時觀察。⑥肘部用夾板固定,在頭皮針用膠布妥善固定后,為解決患兒不合作或者因煩躁將頭皮針自行拔脫的問題,設計使用夾板來固定患兒肘部。選一150cm×70cm的夾板,卷于患兒肘關(guān)節(jié)背側(cè),取一段當夾板長度相當?shù)尼t(yī)用彈力繃帶,輕輕拉開并纏套在肘關(guān)節(jié)處的夾板上,要求纏繞松緊適宜,繃帶的連接處用膠布黏牢。
優(yōu)點:①用寬膠布固定頭皮針能同時固定針柄和針體,開叉處的膠布于軟管下緊貼皮膚,不需用膠布在針柄下行交叉固定,操作方便,而且頭皮針也被固定于一個穩(wěn)定的區(qū)域內(nèi)不易移動。帶有吸收墊的輸液膠貼覆蓋針眼,拔針時針眼出血、淤血、疼痛程度上均優(yōu)于棉簽按壓,頭皮針的遠端固定在耳輪、耳垂上,耳朵的軟骨比較軟且不易產(chǎn)生汗液,易于黏貼,使頭可以隨意活動而不影響針頭移位,當患兒頭部移動時,受輸液器牽引的著力點落在被軟管黏連著的耳廓上,起到降低針頭移位的保護作用。避免使用大量的膠布固定針頭,減輕了大量膠布黏連頭發(fā)造成護士拔針的不便。②夾板固定肘部比傳統(tǒng)的全身束縛效果好,而且價格低,且可以清洗反復作用,患兒能自己活動,減少哭鬧,從而減輕了家長的焦慮、患兒及家長易于接受,提高了靜脈輸液的成功率,減輕了患兒的痛苦及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護患雙方的滿意度,促進了護患關(guān)系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