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蕁麻疹是臨床常見病。病情反復發作,劇烈瘙癢,令患者痛苦不堪。采穴位注射加刺絡拔罐頑固性蕁麻疹患者32例,取得較好療效。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病例選擇:參照《針灸治療學》中頑固性蕁麻疹診斷標準制定[1]。病程不短于2個月,經常發作或每天發作,曾用西醫兩種療法以上治療未顯療效,或用時能控制,或能改善,而停止治療后即復發。
一般資料:觀察患者64例,采用單盲法根據就診順序隨機分兩組。治療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12~68歲,平均51歲;病程2個月~10年,平均7年。對照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齡15~62歲,平均52歲;病程2個月~8年,平均6年。兩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方法:①治療組采用穴位注射加刺絡拔罐治療。穴位注射:取雙側足三里、曲池共4穴,皮膚常規消毒,用2ml注射器配6號針頭吸取苯海拉明注射液0.8ml,垂直進針,提插有酸麻脹的得氣感后,再回抽無血后注入藥液,每穴0.2ml,1次/日,10次1個療程,療程間隔2~3天,治療2個療程。刺絡拔罐:取雙側膈俞、血海穴,常規消毒穴位皮膚,梅花針輕叩至皮膚微微出血,然后拔以不同型號玻璃罐,至瘀血出,留罐10分鐘后取罐。每3天1次,5次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2~3天,治療2個療程。②對照組:單純以西藥??诜錉柮?,4mg/次,3次/日;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日;雷尼替丁片,0.15g/次,2次/日。療程同治療組。兩組均囑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并注意查找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主要觀察臨床療效和復發率。
療效判斷標準:參照《165種病癥最新針灸治療學》中頑固性蕁麻疹的療效標準制定[2]。①痊愈:風團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②有效:風團消失,半年內復發,用上法治療后癥狀消失;③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統計學處理:兩組療效比較用ridit分析,復發率比較用X2檢驗。
結 果
兩組療效比較,經ridit分析,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兩組復發率比較,經隨訪半年,治療組復發1例,復發率3.45%;對照組復發13例,復發率59.10%。兩組復發率經X2檢驗,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
討 論
蕁麻疹俗稱風團塊,是皮膚黏膜的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腫反應,其病因較為復雜,常見有食物、藥物、微生物、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化學因素、機械性刺激以及全身性疾病等。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稟賦不耐,營衛虛弱,衛外不固,風邪與寒或熱邪相合,搏于肌腠,淫氣外發于表皮而成。急性者短期發作后多可痊愈,慢性者常反復發作,可歷數月或經久難愈。治以益氣養血、祛風固表、扶正祛邪為主。血海穴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足三里可調補氣血,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曲池乃陽明經之穴,肺與大腸相表里,可祛風清熱;膈俞為八會穴之血會穴,治一切血分病之要穴。苯海拉明注射液通過穴位注射,可不斷刺激穴位,增強抗過敏作用,穴位注射用藥量少,不良反應小,結合穴位的益氣養血、祛風固表、扶正祛邪等作用,共奏治療頑固性蕁麻疹之功效。慢性蕁麻疹久病成瘀,刺絡拔罐可祛風活血通絡。另外,放血也是補益氣血的手段之一,舊血去而新血易生,即《素問·離合真邪論》所謂“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因此穴位注射加刺絡拔罐治療頑固性蕁麻疹,療效優于西藥治療,且能明顯降低復發率。
參考文獻
1 楊長森.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121.
2 張仁.165種病癥最新針灸治療學[M].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