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多為胚胎異常發育所致,是最常見的先天性頜面畸形,極端出現面部橫裂或斜裂,多見上唇開裂,俗稱兔唇。資料表明,我國唇腭裂的發生率1‰~2‰[1]。以1‰的發生率和唇腭裂各占一半計算,我國每年大約有上萬例頜面畸形的新生兒出生。頜面畸形,直接傷害患兒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導致患兒形成畸形人格;對其父母和家庭也增添了無窮的心理負擔,有的甚至患兒幾歲都不愿抱出家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畸形將伴隨他和他的家庭一生,正所謂人生艱辛,苦難無邊。因而,對唇裂患者進行治療是頜面外科畸形整復中最為有效、最有價值的手術之一。
大理州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從1995年開始開展唇腭裂整復治療,2008年1月~2010年12月為125例唇裂患者進行了矯治手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屬中華慈善總會與美國“微笑列車”合作項目。項目由美國“微笑列車”出資,中華慈善總會負責組織實施,專為我國貧困地區兒童唇腭裂患者進行初期整復矯治,是一個集慈善、民政、醫療多部門大協作的全國性慈善項目。對得到這一項目資助的先天性唇裂患者進行術后護理,其重要意義和影響絕非一般臨床護理可比。
臨床資料
3年來收治先天性唇裂患者125例,男85例,女40例;年齡6個月~7周歲,Ⅰ度唇裂24例,Ⅱ度唇裂82例,Ⅲ度唇裂17例,Ⅲ度唇裂中伴有牙槽骨裂隙9例;另有2例為面橫裂。對患者進行全面體檢,無手術禁忌癥。經患者家屬同意后,實施了矯治整復手術。
護理措施
術后患者的護送:手術結束返回病房的途中,密切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要特別關注呼吸,觀察病情,維護正確的體位,保證輸液管的通暢,防止輸液針、管脫落,并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術后患者的安置:唇裂矯治手術均選用基礎麻醉加局部麻醉的方法;應將術后患者安置在配有吸氧裝置、電動吸引器、心電監護儀、麻醉床以及各種搶救器械的監護室,為術后患者麻醉復蘇提供保障。
術后患者麻醉復蘇護理:在麻醉復蘇前應專人看護,去枕平臥,頭轉向一側,給患者吸氧并始終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發生吸入性肺炎;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及病情變化;根據病情調節氧流量,口腔內如有分泌物應立即吸出,觀察分泌物的顏色和量,如呈淺紅色且量少,多為創口滲血,繼續密切觀察,不必作特殊處理;如呈鮮紅色且量較多,則說明創口有活動性出血,則立即壓迫止血并報告值班醫生。術后患者麻醉復蘇護理是整個護理過程中最重要階段,務必謹慎精心,確保術后患者安全度過麻醉復蘇階段。
術后患者飲食護理:麻醉蘇醒后6~8小時可以進食,可喂少量流汁;往后可以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但不可吸食,用湯匙喂食;如術后患者因傷口疼痛拒食,則根據醫囑,補充體液。術后患者的飲食護理的目的是保證患者機體的營養需求,促進創口的愈合。
手術切口護理:由于唇裂患者的矯治手術創口是暴露的,術后一要預防手術切口裂開,二要保持局部清潔;每天用75%的酒精或生理鹽水清潔創口,如有血痂和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3%的雙氧水清潔傷口后再用生理鹽水清潔。對術后創口張力較大的患者,可用唇弓固定。叮囑家屬防止患者去觸摸手術區,預防碰撞手術區,不要將手指、玩具塞入口內,盡可能避免患者大聲哭鬧。創口愈合良好者7天拆線,用唇弓固定的患者一般延期至10天后拆線。手術切口護理是極為重要,精心護理可以減少疤痕的形成,確保唇裂矯治整復手術在成功的基礎上更加完美。
口腔護理:術后進食務必小心謹慎,盡可能避免觸碰手術創口,進食后飲用少量涼開水,以沖洗口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保持口腔清潔有利于創口愈合。
心理護理:先天性唇裂,導致頜面畸形,直接傷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大多數存在自卑心理,特別是上唇唇裂者尤為突出,術前術后患者常伴有焦慮和恐懼。對其術后要加強心理護理,一是要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要用美好的語言、和謁的表情、熱情的態度、友善的行為去影響患者;二是做好家屬的工作,配合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重新樹立起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確立有利于矯治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同時使患者充滿自信心重新融入社會。
結 果
通過上述精心護理,125例先天性唇裂患者術后創口達到一期愈合并康復出院,“微笑列車”和醫護人員又使他們重新微笑,重新微笑煥燃了他們的新生。
討 論
嬰幼兒代謝功能旺盛,先天性唇裂患者應盡可能在嬰幼兒期實施矯治手術,能使術區疤痕減輕到最小程度,術后恢復更容易達到正常形態和正常功能。
術前術后的精心護理是先天性唇裂患者矯治整復成功的重要保障。矯治整復成功既要依靠主治醫師的嫻熟技術,又必須得到術前術后一整套護理工作程序的支持,也離不開患者和家屬的密切配合。
先天性唇裂患者的矯治整復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它涉及外科學、正畸學、整容美學、心理醫學、社會學和護理學等多學科,醫、護、患、家屬和社會的密切配合有利于矯治整復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