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基層應用地產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農村常見病多發病,是一項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提高鄉村醫生醫療水平,有效降低醫療成本,造福百姓的有益工程,了解農民及鄉村醫生對中醫藥認知現狀,對此項目的順利開展非常必要。為了解實施基層應用地產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情況,對農民及鄉村醫生作了中醫藥認識抽樣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闡述了農民及鄉村醫生對中醫藥知識、中醫治療特點的認識度,以及地產中藥、中醫適宜技術使用情況,對當前中醫藥政策是否滿意等,總結歸納了目前開展此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現介紹如下。
資料與方法
調查對象:涼州區隨機抽取5個鄉鎮,每個鄉鎮調查8個自然村,每個村調查60戶村民,每戶調查3個人,40個村共調查7200人;同時對5個鄉鎮衛生院和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0個村村醫室的醫生226人進行了調查。
納入標準:①資料完整;②真實可靠;③完全自愿。本次采用入戶調查和詢問醫療機構中鄉村醫生的方法。對農民中醫藥的了解情況,求醫取向及原因;生病時的選擇與原因,接受中醫適宜技術情況等方面作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7200份,收回有效答卷5900份。鄉村醫生采用填寫自編的調查表,內容主要有對當前中醫藥政策是否滿意,中醫藥認識和中醫藥使用情況等,發放醫務人員調查問卷220份,收回有效問卷182份。
結 果
生病時的選擇與原因說明:①你生病時接受中醫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嗎?結果:經常接受中醫藥治療1108人(18.78%);某病中藥和西藥都可治愈時選擇中醫治療1818人(30.81%);接受中醫適宜技術治療2270人(38.48%)。②做出以上選擇是因為。結果:認為中醫藥能治療疾病3119人(52.86%);認為中醫治療慢性病效果比較好4222人(71.56%);認為中醫適宜技術療效高,價格低,方便的48%。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涼州區農村村民還是比較重視中醫藥,農村居民常見的許多慢性病如腰腿痛、胃脘痛,婦女月經病等目前用西藥效果不明顯,并且費用高,不良反應大,選擇中醫藥或中醫適宜技術如針灸、火罐等也就成為必然。
農民對中醫藥的了解狀況:對中醫藥比較了解973人(16.49%);某病中藥和西藥都可治愈選擇中醫治療1818人(30.81%)。對中醫藥總體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①中藥味苦,效果好、省錢,但不可隨身攜帶,中藥適合于老年人、患慢性病的以及婦科疾病,西醫確診后治療效果不好的病。②中醫中藥不良反應小,但療效較慢,療程較長,服用麻煩,不如西藥方便。③中藥保養性好,適合于長期服用;西藥見效快,適于短期服用,總而言之各有所長,不可替代。④中藥價格比較低廉,藥源豐富,好多品種當地就有野生或栽培。中醫診斷只要醫生診療水平高就可以,不需大型醫療設備,可以節省許多檢查費用。總之,中醫藥在農村受歡迎,但農民對中醫藥知識了解不全面,應加大中醫中藥的知識宣傳力度;同時,也反映了傳統中醫中藥自身的弊端亦是影響村民部分選擇的主要因素之一。
鄉村醫生對中醫藥的了解及使用狀況:認為中醫能治病,尤其能治療西醫無法治愈的疾病122人(67.03%);認為中醫治療慢性病的效果比較好169人(92.86%);認為鄉村醫生應該中西醫知識都懂165人(90.66%);在過去1年的診療過程中用中藥多于西藥48人(26.37%);經常使用中藥125人(68.68%);認為地產中藥應該推廣176人(96.70%);認為在村衛生室開展應用地產中醫藥及中醫藥適宜技術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工作非常好166人(91.21%)。調查顯示鄉村醫生非常愿意應用地產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農村常見病多發病,中醫在鄉村醫生中很受歡迎。
討 論
提高鄉村醫生中醫診療水平,加大中醫藥在農村的宣傳。我國曾以世界1%的衛生費用解決了世界22%人口的醫療保健問題,人均壽命與發達國家不相上下,公共衛生體系使醫療覆蓋率達到85%。其中中醫藥“簡、便、廉、驗”的優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過去在大力宣傳一把草藥、一根銀針治百病的時代,中醫中藥深入人心,為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簡便快捷,效果突出,已成為人們的追求目標,對于宣傳中醫科普知識、衛生保健知識等社會公益活動,一是政府投資嚴重不足,二是老百姓也不熱心。三是優秀中醫的成長速度緩慢,青黃不接,使我國傳統的中醫藥愈加不被人們認可,或存有偏見,甚至被拒之門外。因此,要注重優秀中醫師的培養,不但要重視學歷教育,更要重視師傳、家傳等其他教育,中醫診療技術的提高,要靠醫療實踐,培養出優秀的中醫師,以療效說明中醫藥的優勢,以事實向廣大村民宣傳中醫中藥的優點,宣傳中醫藥“簡、便、廉、驗”以及用中醫藥相對安全的優勢,這樣村民就會自覺的看中醫、用中藥,在自己的家門口就醫,以減少我國目前出現的嚴重的盲目迷信大醫院,專家,造成小病大治,大病沒錢治的現狀。
政府職能部門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認真做好農村中醫師的培養,合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如宣傳冊、宣傳畫,并發揮農村傳播媒體如廣播、電臺、縣報等宣傳中醫,鄉村醫生喜歡用中藥,學中醫的不乏其人,但要他們成為當地的名中醫,這就需要中醫藥管理部門制定相應標準,根據標準,分批遴選出鄉鎮級名老中醫,發給證書,并通過一定的途徑進行宣傳,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使這些中醫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造福一方人民。
大力宣傳當地的“地產中藥材”,鼓勵農民種植地產中藥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讓農民在種植地產中藥材,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解中醫,鼓勵鄉村醫生使用地產及中醫適宜技術,降低醫療成本,促進農村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讓村民有一個從信任中醫藥到使用中醫藥的轉變[2]。
參考文獻
1 傅俊英,賈謙.中醫藥研究及應用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中國科技信息,2008.
2 俞志新,李水根.浙江省農村中醫藥服務需求與利用調查[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2,12(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