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是急性穿孔,急性穿孔時,胃、十二指腸內大量酸性或堿性內容物突然流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患者表現為劇烈的急性腹痛、惡心、嘔吐、高熱,嚴重者出現感染性休克。這類疾病病情嚴重并經保守治療無效需立即手術治療。然而,手術創傷以及疾病本身的刺激,可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的紊亂,產生不同的心理壓力,從而使機體的防御機能有所下降,影響了手術預后。因此,充分的術前準備、精湛的術中操作及周到的術后護理,能使患者提高手術的耐受力,從而早日康復。
資料與方法
2004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109例,男86例,女23例;年齡26~73歲,平均61.5歲。充分的術前準備、術中的密切配合及術后精心的護理,109例患者順利康復。
護 理
術前準備:①手術對患者而言雖能減輕病痛,但又是一次損傷的經歷,而且需支付醫療費用,患者往往表現為極度的焦慮、恐懼與不安。要主動熱情進行入院宣教,耐心解釋手術的必要性,使患者盡快適應角色。對待患者應禮貌、和藹、親切,使之感覺到被關心和尊重,產生信任感,同時講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政策,使患者能正視現實,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手術。②患者由于惡心、嘔吐,導致電解質的紊亂,護理人員要加強病情觀察,監測生命體征,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加強抗感染,維持內環境穩定,必要時備血。③為減輕胃腸內積氣,同時減少消化道內容物繼續滲出,減輕腹膜刺激,應囑患者禁食,并進行胃腸減壓,做好患者口腔護理,保持胃腸減壓管的通暢,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脫,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術中護理:①為體現親情服務,使患者安心接受手術,病區護士應將患者親自送到手術室,并與手術室護士執行嚴格交接班,讓患者感到安全。②術中密切觀察病情和生命體征的變化,積極配合麻醉師、手術醫師及器械護士,以精湛的技術,縮短手術時間。
術后護理:①病區護士及時與麻醉師及手術室護士溝通,了解麻醉情況、手術方式、術中情況,以便更好地做好術后護理。②妥善安置患者,根據麻醉種類采取適當體位,若為硬脊膜外麻醉,應平臥4~6小時;若為全身麻醉,在患者未完全清醒時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同時床頭備好吸痰機,保持呼吸道通暢。③妥善固定胃腸減壓管、腹腔引流管、輸液管、氧氣管、導尿管等各種管道,防止扭曲、折疊、滑脫,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及神志的變化,觀察各種管道引流液的顏色及性質,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發生異常及時回報,同時向神志清醒的患者講解各種管道的作用、留置時間,以取得患者的合作。④術后6小時,生命體征平穩后,協助患者取半臥位,有利于呼吸并防止膈下膿腫,減輕腹部切口張力,有效緩解疼痛。⑤加強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如出現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瘺等并發癥應及時回報醫生,以便及時采取相關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發生。⑥患者術后24~48小時后,恢復腸蠕動及肛門排氣,根據醫囑拔除胃腸減壓管,當天可少量飲水,第2天進流質50~80ml/次,第3天進流質100~150ml/次,禁止導致胃腸脹氣的食物攝入,第6天進半流質,循序漸進,2周后恢復正常飲食。
出院指導:①有煙酒嗜好者,勸其戒煙戒酒;②保持積極樂觀心態,注意緩解生活和工作壓力;③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隨診;④指導患者按時服藥,規律飲食,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軟爛食物,避免辛辣生冷刺激飲食;⑤定期復查、隨訪。
討 論
術前準備減輕患者痛苦,術中配合減少手術時間,術后護理促進康復,正確的出院指導預防復發,提高生活質量,所以圍術期護理對康復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勤.南京醫科大學圍手術期護理.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6.
2 夏玲.南通醫學院胃、十二指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