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開展會陰神經阻滯麻醉術,對240例自然分娩的初產婦實行了會陰神經阻滯麻醉,減少了分娩時的會陰撕裂傷,減輕了會陰側切時的疼痛,減輕了陰道助產手術給產婦帶來的痛苦,體現了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資料與方法
2009~2010年行會陰神經阻滯240例,各年齡段分布,20~25歲120例,26~30歲120例,側切150例。
方法:在胎頭撥露時,常規沖洗、消毒鋪巾,確定陰部神經解剖位置,陰部神經是阻滯麻醉的住要神經,相當于坐骨結節下緣3~4cm處,必須把麻醉劑注入坐骨棘附近,麻醉方可生效。一般多用0.5%利多卡因10ml先做局部浸潤麻醉,再用9號穿刺針在左側坐骨結節內側2cm處皮膚進針,先打一皮丘,將左手示指、中指放入陰道內觸及坐骨棘,將穿刺針在坐骨棘內側2cm處水平位進針,回抽無回血方可注射利多卡因10ml,同法操作右側。麻醉的時機必須掌握好,不可過早或過晚,否則影響麻醉效果。
結 果
通過對240例自然分娩的初產婦行會陰神經阻滯麻醉或者會陰神經阻滯麻醉加側切術,發現會陰神經阻滯麻醉術對產婦及胎兒無不良作用,藥物起效快,作用可靠,給藥方便,避免運動阻滯,不影響宮縮,產婦清醒,能配合分娩過程,緩解了會陰擴張引起的疼痛,盆底肌肉松弛,有助于陰道手術操作,使胎兒順利娩出,減輕了對胎兒頭部的擠壓,減少了新生兒顱內出血,減輕了縫合傷口時的疼痛。
討 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醫學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孕婦們不再僅僅滿足于把孩子生下來,而是要求能盡可能的減輕疼痛,會陰神經阻滯麻醉滿足了廣大孕婦的需求,在全國各醫院婦產科的應用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逐漸取代了以前的局部麻醉方法,為廣大渴望自然分娩,而又害怕疼痛的孕婦帶來了福音。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 劉艷茹.會陰神經阻滯麻醉300例效果觀察.中華醫藥雜志,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