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制制度不斷健全,患者對醫療質量、護理質量、醫療護理安全、其法律知識的普及、法律意識的提高,使患者維權自我的利益保護意識日益增強,更主要的是護理人員的法律理念落后,自我防范意識薄弱,都會造成患者的投訴,護患之間產生護理糾紛,因此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法律意識才能避免醫療護理事故差錯的發生,杜絕護理糾紛,具體闡述如下。
提高自身素質
認真學習專業素質及技能,為患者提供精湛的護理技術服務。
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此病發病突然,進展迅速,可危及生命,由于醫護人員的全力以赴,緊密配合,為患者搶救治療贏得時間,通過對癥治療,使患者得到治愈。
輸液一針見血,下各種置留管一次成功,這都不會給患者造成痛苦。以上說明護理質量的高低,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不僅僅是能否勝任本職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否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護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創造性地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服務態度,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責任心,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保證,是防范護理糾紛的根本。
改善服務態度、規范服務行為
護理人員要充分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熱愛護理工作,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文明行醫,禮貌待患,為患者做治療處置等服務時,應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對患者提出的質疑和某些過激行為應心平氣和地解釋、安慰、體諒,以實際行動感化他們,處處為患者著想,滿足患者的需要,以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與信任,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它是預防判定差錯事故的依據,也是解決護理糾紛的準則,只要按照操作規程去做,就會得到法律的保護。
加強法律觀念、增強法律意識
護士在進行各項護理活動時應嚴格限定在各項護理法規、護士職責法律規范內,為了防范醫療事故的發生,醫院以多種形式組織職工學習“法律知識”專題講座,同時醫院制定《醫療、護理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防范及處理規定》要求醫護人員高度重視,時刻把好醫療護理安全關,護理人員應積極地應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好護患雙方的合法利益。
防范護患糾紛
患者的法律意識增強,就醫權限擴大,醫療事故此起彼伏,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更新護理理念,增強責任心,樹立“慎獨”精神,要注意尊重患者的各種權利,才能避免護理糾紛。
討 論
患者來醫院就醫是為了生命安全、健康才踏進醫院大門的,作為護理人員,應從患者的角度和利益方面去努力,維護好患者的權利,以優質的服務態度,精湛的技術,嫻熟的護理操作以及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水準來為患者服務,只有這樣才能防范護理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