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健康人群中檢測發現晚電位,其結果不一,如在竇性心律中可檢出晚電位陽性時,則表明心室肌內有潛在性折返彎路,對此類人群要加強監測和追蹤觀察。
心室晚電位與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電位與室性期前收縮:研究表明,晚電位的存在是心肌電活動不穩定狀態的反映,在危險的室性心律失常時,檢測出的晚電位是猝死的預報信號。晚電位與室性心動過速有關,對AMI后預后的判定以及猝死預測頗有幫助。
心室晚電位與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晚電位是心室肌內存在有非同步性除極和延遲傳導的電活動表現,無疑它可以參與構成折返激動,而心律失常形成最常見的機制就是折返激動形成,心室晚電位最常見于有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陳阻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敏感性58%~92%,特異性72%~100%。心肌梗死后有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有92%有心室晚電位,而心肌梗死后無復雜性室性期前收縮的患者僅7%有心室晚電位。心室晚電位陽性的患者,室內的電活動呈不穩定狀態,有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心室晚電位與誘發室性心動過速之間有明顯關系,在用程序刺激誘發持續室性心動過速的心肌梗死患者中,SAECG上有心室晚電位3%~92%,而正常人和無室性心動過速和原因不明的暈厥患者以及寬QRS心動過速的無癥狀患者,電生理檢查時能誘發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是對患者以后有可能發生室性心動過速、猝死的一個較可靠的預測指標,有鑒于心室晚電位可作為惡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預測指標,故可作為有創電生理檢查的一項篩選試驗。
心室晚電位與抗心律失常藥物
多數報道認為抗心律失常藥物不能遏止心室晚電位,但卻可以使信息疊加心電圖上的QRS時限延長。
心室晚電位與束支傳導阻滯
一般認為,束支傳導阻滯可以掩蓋心室晚電位,影響對心室晚電位的觀察和分析,在對心室激動順序有不同影響的傳導障礙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時域分析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必然降低,因此對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尤其是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心室晚電位診斷要慎重。
心室晚電位與心室功能
心室晚電位既然是心室的一種異常活動,那么它就會對心室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室壁瘤患者,在局部室壁運動低下的患者其心室晚電位檢出率為22%,而局部室壁運動喪失的患者其心室晚電位檢出率為54%,提示心室晚電位與室壁運動失調的嚴重程度有關。
心室晚電位與不明原因的暈厥
臨床上對常見不明原因的暈厥做出正確診斷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鑒于心室晚電位與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動過速、室顫關系密切,故目前常用心室晚電位檢測來篩選心源性暈厥。
心室晚電位與缺血性心臟疾患
晚電位與冠心?。汗谛牟』颊咝氖彝黼娢粰z出率30%~50%,冠心病伴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心室晚電位檢出率大于80%;心梗后伴室性心動過速者心室晚電位檢出率最高,可達92%。提示心室晚電位可作為心肌梗死后可能發生室性心動過速或室顫的指標。
晚電位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后意義: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中,體表信號疊加晚電位的發生率20%~52%,急性心肌梗死后晚電位發生率頗高,多數可出現于急性心梗后24小時內;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少數患者晚電位可間歇出現,僅記錄1次SAECG不足以確定無晚電位;心梗后1年,少部分(30%)患者原有的晚電位消失,而原來無晚電位者很少新出現;晚電位趨于同發生室速的高危并存。晚電位陽性者日后心律失常事件發生率遠比陰性高。急性心梗后1年左右,晚電位陽性者約5人中有1人發生失常事件。心臟性死亡、心臟性猝死和持續性室速的發生率隨著晚電位的存在及其時限而增高。心肌梗死后6~30天心室晚電位陽性對預測日后發生心律失常事件的敏感性、預測性最好;一過性心室晚電位陽性不伴有心率失常性事件發生??傊?,多數學者認為心室晚電位在識別發生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颊叻矫媸且粋€獨立的預報因子。
心室晚電位與其它心臟疾患
晚電位與擴張型心肌?。簩U張型心肌病,晚電位能相當準確地識別伴有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總的檢出率20%~29%,且能相當準確地識別惡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電位與原發性高血壓:對42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與200例正常者作對照,結果顯示:正常人組、高血壓組和高血壓性心臟病組心室晚電位的陽性率分別是4.6%、8.33%、22.2%,并且心室晚電位陽性有隨病情進展而增高的趨勢。
心室晚電位與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患者心室晚電位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正常人。因此,肥厚型心肌病中也有較高的心室晚電位陽性率。
晚電位與長Q-T間期綜合征:7例長Q-T間期綜合征患者檢測出3例心室晚電位陽性,Q-Tc延長(復極延遲電不穩定)是產生晚電位的條件,兩者存在著一定的依存關系,這在Q-Tc恢復小于430ms后,晚電位陽性率顯著降低的結果中得到證實,有鑒于此,凡Q-Tc大于430ms并晚電位陽性,亦應作為亞臨床水平猝死者對待。
猝死與心室晚電位:對猝死患者分析有以下特點:①均有廣泛的心肌損害;②均有明顯的左室功能損害;③均有室速或室顫;④Q-Tc>430ms;⑤晚電位陽性且持續時間均大于100ms。目前認為,晚電位陽性,特別是時間超過100ms,如伴有明顯的左室功能損害,或Q-Tc>430ms,或持續性定速或室顫者應視為亞臨床猝死患者,實行嚴格的監護并做好復查準備。
惡性心律失常通常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多見,是心原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正確識別這類高?;颊邔︻A防猝死甚為重要。心室晚電位(LP)在預測折返性室速(VT)方面有重要價值。LP是出現于QRS終末部和ST段的高頻低振幅電活動,是受損心肌延遲除極所致,提示產生折返可能。
尚須指出,盡管心室晚電位與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關系密切,但由于檢測技術和診斷標準不統一,在一室程度上影響了其臨床價值,這就需要一個不論應用何種記錄系統,都被廣泛認可的診斷標準,而要制定好這個標準,必須緊緊圍繞心室晚電位評估室性心動過速、室顫、猝死這個主動要目的進行大規模的前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