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B超在部分性葡萄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經刮宮手術與病理檢查證實為部分性葡萄胎患者18例,回顧性分析臨床與超聲之間的關系。結果:病理診斷18例部分性葡萄胎病例中,超聲誤診6例,漏診2例。結論:B超是目前診斷部分性葡萄胎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只有不斷提高B超診斷技術水平,有效地將臨床資料結合綜合分析,減少誤診和漏診,才能更好地給臨床診斷提供幫助。
關鍵詞 超聲檢查 部分性葡萄胎 誤診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ype-B ultrasound applied to PHM diagnosis.Methods:From June 2007 to 2010 there are 18 cases of PHM in our hospital,out of which 6 cases are wrongly diagnosed and 2 cases are missed.Conclusion:Now Type-B ultrasound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PHM.Only if we mak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ype-B ultrasound,we can reduce the chanc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Besides,we will ha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y fully using clinical data.In this way,it will supply some help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Llultrosongraphy;Partical hydatidform mole(PHM);Misdiagnosis
B超具有無創、操作簡便、無電離輻射影響、可重復性好且醫療費用低等優點,所以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成為臨床診斷各種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隨著超聲儀器的不斷更新,對滋養葉疾病部分性葡萄胎的診斷更加準確、有效。
臨床資料
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經刮宮術病理報告為部分性葡萄胎患者18例,術前均采用EUB 2000型超聲影像儀進行B超檢查,使用探頭頻率為3.5MHz,在膀胱適度充盈下,取仰臥位暴露下腹部于恥骨聯合上做多切面掃查。
結 果
在病理報告為部分性葡萄胎18例病例中,超聲誤診6例,漏診2例,其中3例誤診為過期流產,2例誤診為早孕難免流產,1例誤診為子宮肌瘤變性。誤診漏診病例中患者年齡18~42歲,平均28歲,停經時間為45~100天,均有不規則陰道流血,未做尿HCG測定4例。
討 論
葡萄胎又稱水泡狀胎塊,是妊娠滋養組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根據傳統病理學大體形態特征分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sup】[1]【/sup】,部分性葡萄胎系指胎盤部分絨毛水腫,未受累的絨毛形態正常。眼觀僅見部分絨毛呈水泡狀,散布在肉眼可見的大致正常的胎盤組織中,且水泡狀絨毛為梭形或分枝狀和正常絨毛夾雜一起,或可見胚胎組織【sup】[2]【/sup】。部分胎盤絨毛組織變為葡萄胎。葡萄胎的早期聲像常無特異性,或類似枯萎卵,或子宮腔內有腫塊樣回聲,但見不到典型的水泡狀表現【sup】[3]【/sup】。其發病原因可能與卵巢功能不足或衰退有關,以<20歲和>40歲女性多見。臨床多以停經8~12周左右,腹痛伴不規則陰道流血而就診。
部分性葡萄胎的超聲表現為子宮稍大或與正常妊娠月份子宮相符,妊娠囊變小,形態失常,其內部分可見胚胎回聲,胚胎多小于正常孕齡,或胎兒已死亡。部分胎盤絨毛呈蜂窩狀改變,可見大小不等圓形液性暗區。與子宮相對來說,胎盤常較大,聲像部分水腫樣回聲,另一部分為正常胎盤,或可顯示胎兒,但常為死胎,不然,胎兒多畸形或發育遲緩,也可在宮內見到一個空虛的妊娠囊,其大小小于孕齡大小【sup】[3]【/sup】。部分性葡萄胎少見卵巢黃素化囊腫。
部分性葡萄胎誤診為過期流產是B超診斷過程中最易混淆的疾病,兩者在聲像圖上較難區分,但各有特點。在妊娠早期發生過期流產聲像圖由于妊娠囊變小不規則、枯萎、囊內無胚胎,可見散在的回聲光點及團塊狀回聲,或可見大小不等的散在液性暗區,有時宮腔內顯示結構紊亂;在妊娠中期時發生過期流產則顯示羊水暗區減少或消失,胎兒無心跳及胎動,形態模糊,結構不清或胎兒機化呈不規則團塊狀回聲。無黃素囊腫并發。在診斷過程中應密切結合病史和尿HCG測定等進行綜合分析。
本組3例被誤診為過期流產的原因為宮內未見典型的葡萄胎蜂窩狀聲像圖;宮內紊亂的回聲被誤認為是胎兒結構;均未發現黃素囊腫的存在;未復查B超,1例未做尿HCG測定,2例尿HCG測定弱陽性;超聲工作者對部分性葡萄胎的不典型圖像缺乏深刻認識,且未將有關臨床資料綜合分析。
部分性葡萄胎誤診為早孕難免流產。早期葡萄胎聲像圖僅見小于孕齡的妊娠囊或未見胚胎組織的大小正常的妊娠囊,極易與早孕先兆流產和不完全流產相混淆,只有定期復查B超及尿HCG,或對流出物、刮出物進行常規病理檢查,才能減少對早期妊娠葡萄胎的誤診。
部分性葡萄胎誤診為子宮肌瘤變性。本例32歲患者,停經75天,陰道流血8天,B超檢查子宮大小為96mm×77mm×65mm,回聲不均勻,宮底部可見約46mm×49mm的稍強回聲區,其內可見約21mm×29mm的無回聲區,邊界欠清晰,B超診斷為子宮肌瘤繼發變性。行刮宮術,刮出物送病檢,結果為部分性葡萄胎。術后復查B超未見子宮肌瘤征象。誤診原因為部分性葡萄胎宮內回聲紊亂,不是典型的蜂窩狀圖像,將團塊內的無回聲區誤認為是子宮肌瘤變性引起,未做尿HCG測定。要綜合分析臨床資料才能有效地將部分性葡萄胎和子宮肌瘤變性區分開。
本組2例部分性葡萄胎漏診為正常子宮,其原因可能為宮腔內的葡萄胎組織較少,超聲未見明顯異常改變,且未做尿HCG測定綜合判斷。
B超是目前診斷部分性葡萄胎的常用方法,可只有超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診斷水平,掌握好不典型圖像的各種表現并有效地結合臨床資料,必要時在超聲引導下羊膜腔穿刺行染色體檢查,如證實為三條染色體,則對診斷更有幫助【sup】[3]【/sup】,才能將誤診和漏診率降到最低,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地診療。
參考文獻
1 王靜,武淑英,張小為.葡萄胎遺傳學研究進展[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5:548.
2 鐘麗瑤.不典型葡萄胎的超聲診斷與誤診分析[J].醫學臨床學,2007,24(11):1929-1931.
3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下冊)[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419-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