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骨折 胸腰椎 三柱理論 治療
我院2008~2010年采用手法復位、腰部墊枕、功能鍛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五聯療法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46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46例病例均為新鮮胸腰椎骨折,男18例,女28例;年齡20~71歲,平均56.5歲,平均住院天數20天。T【sub】11【/sub】 4例,T【sub】12【/sub】 21例,L【sub】1【/sub】 18例,L【sub】2【/sub】 3例。根據Dennis的三柱理論評分標準,選擇綜合評分<6分,并且排除椎體結核及腫瘤疾患的病例納入本組。所有病例均傷后即有腰背疼痛癥狀,活動受限。影像資料提示:傷椎椎體呈楔形變,未波及后柱的胸腰椎壓縮骨折且無明顯椎管占位及無神經癥狀或有神經刺激癥狀但較輕微者。
手法復位:復位前30分鐘肌肉注射鹽酸哌替啶100mg鎮痛,取俯臥位,胸部及雙髂棘部墊枕,傷椎段腹部懸空約10cm,術者立于患者身旁,雙手掌重疊于背部傷椎處,屬患者深呼吸,放松身體,在患者呼氣末時術者持續穩重下壓,直至后凸畸形消失,X線透視傷椎椎體高度完全恢復或基本恢復即可。
腰部墊枕:手法結束后,置患者仰臥位于硬板床上,胸腰部墊梯形枕,高度5~15cm,以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囑患者嚴禁扭轉,起坐,保持仰臥位。
藥物治療:根據骨折三期辯證用藥。早期: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復元活血湯加減,口服云南白藥,三七片,中華跌打丸等。有腹脹,大便不通,屬血瘀氣滯,腑氣不通者用桃仁承氣湯加減。中期:活血和營,續筋接骨。口服麝香接骨膠囊或愈傷靈膠囊。后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口服壯腰健腎丸。
物理療法:手法復位后第2天,即可用骨創傷治療儀進行磁熱療法,內生電流,高壓靜電等治療。
功能鍛煉:手法復位后第2天,開始進行直腿抬高和五點支撐鍛煉;1周后改為四點支撐法并指導加強鍛煉;3周改為三點支撐法;4周進行飛燕點水法;6周帶腰圍或支具下床活動。
療效判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價。①治愈:壓縮椎體大部分恢復正常形態,骨折愈合,腰背部無不適,功能完全恢復或基本恢復;②好轉:骨折愈合,腰背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觀及椎體形態較治療前改善;③未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無改變,功能障礙。
結 果
本組病例隨訪時間6~24個月。治愈37例,占80.43%;好轉7例,占15.15%;未愈2例,占4.34%。優良率95.65%。
討 論
胸腰椎壓縮骨折是骨科臨床常見病之一,治療不當,影響恢復胸腰段脊柱生物力學性能并遺留后遺癥。我院根據dennis三柱理論評分標準,對未波及后柱的胸腰椎壓縮骨折且無明顯椎管占位及無神經癥狀或有神經刺激癥狀但較輕微者,應用五聯療法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主要目的是恢復并維持傷椎高度,更好的恢復脊柱功能。
手法復位是利用外力將脊柱后伸,使前后縱韌帶充分伸展,促使骨折碎片及撕裂的椎間盤復位,并使壓縮的椎體復位,恢復椎體高度,最大可能恢復脊柱正常生理曲度,矯正后凸畸形。該法具有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的特點,且可短時間內恢復正常解剖關系。但切記不可暴力按壓。
傷椎墊枕早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已有記載“但宜仰臥,不可俯臥側眠,腰下以枕墊之,勿令左右移動”。它是利用杠桿原理,能促使傷椎保持持續穩定的復位狀態并維持脊椎正常生理曲度,促進骨折愈合。
腰背肌背伸功能鍛煉使前縱韌帶緊張以維持復位,增強腰背肌力,預防骨質疏松,減少后遺腰背疼痛尤為重要。
在治療過程中,對于局部和全身癥狀按照骨折三期辨證使用中藥,以達到活血化瘀,續筋接骨,消除伴隨癥狀,促進骨折愈合之目的。
應用骨創傷治療儀產生的各種物理因子在人體內可以產生一系列的生物場,可以達到消炎、消腫、止痛、且能夠促進骨折愈合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五聯療法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療效可靠,醫療費用低廉,尤適用于基層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華,蘇培基,陳敢峰.中西醫綜合療法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醫正骨,2010,22(9):4-5.
2 張金東,等.手法復位聯合墊枕及運動療法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288例臨床觀察[J].中醫正骨,2010,22(11):35-36.
3 黃臻,等.中藥內服配合傷椎墊枕鍛煉治療胸腰椎單純屈曲壓縮型骨折[J].中醫正骨,2011,23(1):65.
4 馮樹生,等.牽引結合中藥外敷治療老年要追壓縮性骨折臨床研究[J].中醫正骨,2011,23(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