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的病情觀察與臨床護理。方法:對98例手足口病重癥患兒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重視患兒體位、皮膚、口腔、心理、氣道等綜合護理。結果:98例手足口病重癥患兒平均住院11.7天,除1例因嚴重神經源性肺水腫、家屬最后放棄治療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結論:消毒隔離、做好急救護理是基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并發癥,及時處理是護理過程的關鍵。
關鍵詞 手足口病 重癥 兒童 護理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HFMD病原體為腸道病毒,以柯薩奇病毒A16和腸道病毒71(EV71)常見。通常情況下EV71引起的普通HFMD在臨床癥狀等方面與柯薩奇病毒A16引起的HFMD難以區分,但EV71感染更易出現重癥病例及神經系統后遺癥【sup】[1]【/sup】。手足口病對嬰幼兒普遍易感。大多數病例癥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征,多數患者可以自愈。疾控專家建議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托幼機構和家長發現可疑患兒,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及時采取控制措施。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0年7月~2010年9月收治HFMD重癥患兒98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齡9個月~7歲,其中年齡<3歲者72例(73.4%)。臨床診斷均符合HFMD重癥的診斷標準。
治療措施:①大劑量靜滴丙種球蛋白;②大劑量甲強龍沖擊治療;③甘露醇降顱壓;④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如利巴韋林注射液;⑤支持對癥治療。
HFMD重癥診斷標準:普通HFMD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等表現時即可診斷為重癥病例,在流行區域普通HFMD具有以下特征時可能在短期內迅速發展為危重HFMD。①年齡<3歲;②持續高熱不退;③末梢循環不良;④呼吸心率明顯加快;⑤精神差、嘔吐、抽搐、肢體抖動或無力;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⑦高血糖;⑧高血壓或低血壓【sup】[2]【/sup】。
護 理
消毒隔離:將患兒及時隔離,設置腸道隔離標志,實施腸道隔離措施【sup】[3]【/sup】。安置在空氣流通、清潔、溫濕度適宜的病房內,設置患兒及家屬的出入口,注意環境及個人衛生,經常開窗通氣,紫外線消毒機循環消毒,定時消毒,一次2小時,每日用500mg/L有效氯噴霧消毒,病室內拖把專用,并進行標記,使用后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懸掛晾干備用。糞便用2倍量10%~20%的漂白粉乳液混勻,作用2小時后傾倒。患者的衣物、被服在陽光下暴曬或煮沸30分鐘或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鐘。患兒產生的生活垃圾裝入黃色塑料袋內,按醫用垃圾處理。加強床邊隔離,護理不同患兒前后要消毒雙手。診療護理患兒所用的非一次性儀器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等),要單獨固定使用,用后隨時用25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或浸泡消毒。
做好急救護理工作: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選擇較粗大的血管留置針,確保靜脈通路通暢。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中-高流量吸氧。根據病情變化及時給予氣管插管、正壓機械通氣,盡早盡快降顱壓,以減輕腦水腫。采取正確體位,床頭提高15~30℃,取頭肩斜坡位,頸部處于中位線,以利于腦靜脈回流,促進腦脊液循環,降低顱內壓【sup】[4]【/sup】。
口腔與皮膚護理:衣服應寬大、清潔、柔軟,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飲食宜清淡、質軟、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過咸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潔,每次進食前后用溫開水漱口。對口腔皰疹或潰瘍的患兒,用3%雙氧水濕棉球清擦后,干棉球擦凈,再涂1%的碘甘油,2次/日,飯后1~2小時進行,以免引起患兒嘔吐,閉口10分鐘,30分鐘內禁食水【sup】[5]【/sup】,西瓜霜噴劑可與上述方法交替使用。對于因口腔潰瘍疼痛拒食拒水而造成脫水、酸中毒的患兒要及時補液治療,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臀部有皮疹者,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心理護理:手足口病是突發性傳染病,容易引發社會恐懼造成心理恐懼,因此我們應及時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開展心理疏導,努力消除恐慌。根據患兒的性格特點,做好心理護理,以溫和的態度,愛護體貼患兒,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發熱護理:本組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若體溫>38.5℃時可給予物理降溫處理,如溫水擦浴、冰敷或減少衣被,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口服布洛芬滴劑退熱藥,臥床休息,多飲水,出汗后及時更換衣物,同時密切觀察患兒面色、出汗等情況,防止出汗過多引起虛脫。高熱患者在沒有采取任何降溫措施時,體溫驟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常為病情危重的表現。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嚴重并發癥,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討 論
重癥HFMD的兇險讓醫護人員始料不及,死亡病例都在病情發生成神經源性腦水腫或暴發性心肌炎時不治而亡。因病情發展異常的快,所以掌握重癥的診斷標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并發癥、及早干預非常重要,是整個治療護理過程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曾建生,錢素云.重癥手足口病的特點與診治[J].中國急救醫學,2008,28(8):752-75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腸道病毒(EV71)感染診療指南(2008年版)[S].傳染病信息,2008,21(3):1-2.
3 葉崎,鄔菊英,俞海燕.1566例手足口病的醫院感染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9,19(2):1541.
4 仇桂華,何燕平,劉藝潁,等.重癥手足口病(EV71感染)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患兒的急救與護理[J].安徽醫學,2008,29(4):367-368.
5 高政敏.216例手足口病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