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適應眼科白內障手術的不斷發展,使對人工晶體的管理規范化、合理化。方法:采用專人管理,加強術前、術中和術后的科學管理,采用及時充分的舉證措施。結果:白內障手術中,對植入物實施科學管理,杜絕手術中醫療糾紛的發生。結論:科學的管理方法為患者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為醫院贏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 手術室 白內障 植入物 護理管理
隨著眼科白內障手術的日趨成熟,人工晶體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人工晶體屬于植入物,種類繁多、價格差異,也存在保質期的問題,不能在手術室長期存放。因此,如何做好相關管理工作,既有利于手術的開展,同時也避免物品積壓造成浪費成為手術室管理中面臨的問題。現將我院在白內障手術植入物管理中取得的經驗匯報如下。
手術前的管理
實施專人管理:人工晶體屬于貴重耗材,種類繁多。選派責任心較強、有一定臨床經驗的護士專人專柜進行管理。按人工晶體常用度數、種類、廠家建立一定基數,特殊晶體直接與供貨商聯系,隨時供貨【sup】[1]【/sup】。專管人員按月盤點、按需購買,并做好記錄,做到不積壓、不浪費。
加強溝通、學習:每新進一種人工晶體,手術醫生應先與專管護士溝通,做好記錄。專管護士再組織科內各類護士進行學習。科室不定期組織相關手術知識的學習,提高專科手術配合的熟練程度,做到人人心中有數。
手術中的管理
強調手術配合的重要性:順利完成1臺手術并能為患者提供安全護理服務,避免植入物術后引起感染,需要手術醫生、手術配合護士相互間的良好溝通、配合默契,特別強調巡回護士要努力鉆研業務知識,掌握手術方式及特點、所需特殊器械、植入物的要求及特點等,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率,避免提供錯誤的人工晶體,造成護理差錯及浪費。
保障植入物安全性:①手術中,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在提供手術醫生植入物前,手術配合護士應查對手術同意書、患者簽字、人工晶體類別(國產或進口)、型號(硬式或軟式折疊)、度數并與手術醫生確認,以保證植入物各項指標正確,保障患者利益。②避免植入物感染。開啟植入物時間要短,避免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使用無接觸傳遞法。用于沖洗植入物的無菌溶液應采用密閉式管路中的無菌液體,可避免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的無菌溶液可能對植入物造成的污染。
提供舉證倒置的有效措施:開啟植入物后應將其產品合格證條形碼分別粘貼于手術護理記錄單、手術收費單及病歷上,以此作為日后查證依據【sup】[2]【/sup】。手術結束后,手術室護士將植入物包裝盒交于患者或其家屬,并說明植入物類別,以保障患者醫療消費的知情權。
手術后的管理
手術室專管護士將所用的植入物進行詳細的記錄,以備日后查證需要。手術醫生做好手術記錄,注意觀察植入物的反應,以獲得植入物使用方面的經驗。
體 會
在白內障手術中,對植入物實施科學管理,杜絕手術中醫療糾紛的發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強醫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為患者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為醫院贏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陳妙媛,鄺星馳.門診眼科手術植入物的管理及相應的舉證措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5(21):67.
2 廖冰野,馬育璇,李文姬.手術室對植入物的管理體會[J].當代護士,20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