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顱腦外傷患者與護理。方法:分析86例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護理過程,護理人員嚴密觀察病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積極預防并發癥。結果:80例顱腦外傷患者中,治愈56例,好轉22例,死亡8例。結論:顱腦外傷患者在臨床通過科學嚴密的觀察和完善的護理措施,對保證顱腦損傷患者的搶救,減少并發癥,改善其預后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重癥顱腦外傷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9.295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re of the patients with eraniocerebral trauma.Methods:To analyze thenursing process of 86 e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The nursing process included nursing staf observing closely.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actively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Results:In 86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cure 56 cases,22 casesof being better.8 cases of death.Conclusion:patients with cranioeerebral trauma are closely observed throuIsh science and improved nursing measures,to ensure the rescue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and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quality oflife and prognosis.
Key Words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Care
顱腦外傷在神經外科是常見病種,大多伴有腦出血、顱內血腫等重型患者病情兇險【sup】[1]【/sup】,并發癥、變化快,病死率及致殘率極高。大部分患者需要清除血腫,開顱止血、等手術,因此開顱術后的觀察與護理顯得非常重要,總結科室護理體會,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重癥腦外傷患者86例,女26例,男60例;年齡9~71歲。其中硬膜下血腫27例,硬膜外血腫31例,腦疝患者3例。腦干損傷6例,腦挫裂傷19例。在治療中,死亡8例,好轉22例,治愈56例。
觀 察
患者可表現為失語,對周圍事物無主動反應,意識瞳孔與眼球位置及生命體征等情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護理不好或不當,是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sup】[2]【/sup】,極易發生并發癥。①頭痛、嘔吐及抽搐的觀察顱內壓增高時,清醒患者表現為頻繁嘔吐,劇烈頭痛、注意觀察有無噴射性嘔吐或出現局部肢體抽搐等情況,如出現頻繁嘔吐,劇烈頭痛,立即通知醫師進行處理。②生命體征的觀察血壓升高是顱內壓增高的早期癥狀之一,此時應首先對原有高血壓病史,應分析降壓的效應。了解患者的既往血壓值,體溫正常者,給予間歇低流量氧氣吸入,以保證腦細胞的需氧。寒冷或體溫不升,給予保暖,嚴防燙傷。呼吸深快或嘆息樣呼吸。脈搏的快慢、洪大或細弱體溫升高,可能并發感染,應立即吸氧治療并告知醫師作進一步檢查處理。③對神態、瞳孔的觀察觀察雙側瞳孔對光反射是否靈敏,直徑是否等大等圓,手術對側的瞳孔進行性散大,則提示為遠隔部位有血腫的可能,如出現手術同側瞳孔進行性散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并伴有意識障礙等情況,提示可能出現了術后的繼發性出血,腦缺氧時瞳孔可擴大,如果繼續擴大,提示預后不良,如患者突然出現煩躁不安、血壓升高、瞳孔一大一小,嘔吐、呼吸呈鼾聲、很快出現昏迷,提示有顱內壓增高,并用20%甘露醇快速靜滴,降低顱內壓。
護 理
加強基礎護理:①口腔護理:對于重型顱腦損傷長期昏迷的患者。做好口腔護理,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及促進復蘇。②皮膚護理: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每1~2小時翻身1次,常規配備帶護欄搖床、氣墊,并制定床頭翻身卡片,對伴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保持皮膚清潔衛生。翻身時及時用溫水擦洗會陰部,并按壓瘡好發部位對受壓部位進行有效的按摩,防止壓瘡發生,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每次翻身快速整理床鋪,以保證平整舒適。
加強營養支持療法:合理的營養支持可以促進腦組織的恢復,降低死亡率。采取鼻飼營養支持療法:①鼻飼開始時,少量多餐,待胃腸適應后量再逐漸增加。每次鼻飼前必須證實在胃內方可灌注,灌注完畢用溫開水沖凈管內殘余食物,以防阻塞。注意勿注入空氣以免引起腹脹。②準確記錄大便次數、性質,量、顏色和定期送檢。③胃管每周更換1次,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時做好口腔護理。飲食在配制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灌注速度不可過快,灌注量每次≤200ml。容器餐餐消毒,灌注溫度38~40℃。
恢復期的護理: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復蘇后,往往遺留多種生理功能障礙,據不同的殘疾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并掌握必要的護理常識,部分患者因遺留殘疾而精神不振,護士應以高度的同情心責任心,去關心、安慰、鼓勵患者,并教會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
討 論
顱腦外傷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所造成的損傷。按損傷后腦組織是否與外界相通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損傷。常見的腦外傷有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頭皮血腫、顱骨骨折、腦震蕩、腦挫裂傷、顱內血腫等。受傷后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及意識、思維、感覺、運動障礙。
顱腦外傷病情重,變化快,常因顱內壓突然升高致腦疝死亡,要有精心的護理,合理的治療方案,尤其是病情的觀察,對醫療活動可以及時提供信息,對及時搶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在患者清醒時一定要注意心理護理,因為顱腦外傷對誰來講都是一個不良的心理刺激,心理護理不容忽視。一般的護理同樣重要,患者都較危重,一個環節的斷裂都有可能給患者帶來苦難甚至災難。本文對86例重型顱腦外傷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積極預防并發癥。80例顱腦外傷患者中,治愈56例,好轉22例,死亡8例。說明顱腦外傷患者在臨床通過科學嚴密的觀察和完善的護理措施,對保證顱腦損傷患者的搶救,減少并發癥,改善其預后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韋玉.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治進展狀態[J].中國醫藥指南,2009,7(9):51-53.
2 Clifton G L,Miller E R,Choi S C,et al.Lack of effect of induction of hypothermia after acute brain injury[J].N E.gl Jmed,2001,344(8):55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