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醫療機構都開展了HIV抗體篩查工作,HIV抗體篩查實驗室是進行三級劃分的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要的檢測樣品是血液,包括全血、血清、和血漿。這些樣品在檢測前均是未知標本,都應被視為具有潛在風險的標本。對于HIV抗體檢測篩查實驗室來說,關注的重點不應僅僅局限于HIV本身,同時也要考慮到血液標本作為未知標本可能含有的其它各種病原微生物,必須考慮各種其它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對于生物安全實驗室而言,潛在的最大危害是感染性氣溶膠引起的感染。Pike等3921例實驗室相關感染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已知原因的實驗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感染卻高達82%。對不明原因的實驗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大多數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氣溶膠在空氣中擴散,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吸入了污染的空氣感染發病的【sup】[1]【/sup】。因此,對于實驗室而言,應將防止氣溶膠的產生和防止已產生的氣溶膠進一步擴散作為生物安全防護的重點。本文對實驗室幾個容易忽略的生物安全防護問題進行探討。
HIV抗體篩查實驗室三區劃分需相互密閉隔離
實驗室只要進行相關操作,氣溶膠的產生就不可避免。除了在實驗過程中采用安全操作技術減少操作過程中氣溶膠的產生外,采用有效的隔離技術,防止氣溶膠的擴散也至關重要。因此,HIV篩查實驗室把建筑區域分成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以防止氣溶膠由實驗室向外界擴散。用密閉可靠的圍護結構把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的房間彼此分開,采用的是圍場技術中的建筑密閉隔離。因此,這三個區域之間的相互密封性決定3區劃分是否起到防止氣溶膠擴散的作用。如果三個區域之間的隔離缺乏相對獨立的密閉性,也就失去了劃分的目的和意義。
HIV抗體篩查實驗室建筑裝飾和布局應利于清除氣溶膠
實驗室的建筑裝飾和布局應盡可能滿足便于清潔和減少氣溶膠沉積2個方面。以下幾點有利于氣溶膠的清除:①實驗室的各種臺、架、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其側面至少留80mm,后面至少留40mm間距以方便清洗和消毒;靠地和靠墻放置時,應使用密封膠將靠地和靠墻的邊縫密封【sup】[2]【/sup】;②實驗室的各種臺、架結構盡可能簡單,最好不要設置抽屜等,以減少氣溶膠沉積和存在消毒的“盲區”;③實驗室最好采用彩鋼板作為墻面和天花板,天花板、場面和墻面的交角最好采用圓弧形及可靠密封,以便于消毒清潔;④實驗室地面最好采用PVC地板,其不易產生塵埃,可有效減少粉塵性氣溶膠的產生。
據文獻報道:實驗室中靜電排斥作用在一定條件下亦可產生氣溶膠,而帶靜電的物品(如塑料器皿)由于可吸附空氣中的微生物顆粒,污染程度往往比不帶靜電的容器大【sup】[3]【/sup】。因此,實驗室應定期對帶靜電物品進行徹底消毒。
全自動酶免分析儀的生物安全防護
部分大型醫療機構為了整和資源,使用全自動酶免分析儀檢測HIV抗體。在檢測中(特別是儀器自動進樣的過程)將產生部分氣溶膠。如不采取防護措施,這部分氣溶膠除了可以直接對檢測人員產生危害,還可以通過空調機械通風系統造成空氣傳播感染,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實驗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國家標準對此類氣溶膠作出了相應的規定?!秾嶒炇疑锇踩ㄓ靡蟆稧B19489-2008第B2、13條:在生物安全柜或相當的安全隔離裝置中進行所有可能產生感染性氣溶膠的或飛濺物的操作【sup】[4]【/sup】;《醫學實驗室安全要求》GB19781-2005/ISO15190-2003第15條氣溶膠:特別建議在能產生氣溶膠的大型分析儀器設備上應使用局部通風防護,在使用小型儀器時使用定制的排氣罩【sup】[5]【/sup】。通過在全自動酶免分析儀上方安裝負壓的排風裝置或安全罩,并通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后排放,是有效控制此類氣溶膠擴散的重要手段之一。
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出的設計
確保周圍環境不受污染,也是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重要工作。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都是病原微生物潛在的攜帶者和傳播者,需要引起實驗室的高度重視。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出實驗室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和擴散的重要手段之一?!秾嶒炇疑锇踩ㄓ靡蟆稧B19489-2008第5、14條明確提出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有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出的設計”;《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GB50346-2004第4、3、5條“生物安全實驗室應有防止昆蟲、鼠等生物進入和外逃的措施”,該條文是以黑體字標志的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多數實驗室在建造時,忽略或并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要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實驗室門口采用具有一定高度(500mm以上)和寬度(門框寬度)的整塊板插入固定槽軌,擋住通道下部來防止嚙齒類動物的進出;②實驗室門口上方安裝滅蚊蠅燈,防止節肢動物進出;③實驗室的門應帶鎖并可自動關閉,一般通過安裝門鎖及機械式閉門器即可;④實驗室的門盡可能保持關閉狀態;⑤如有可開起的窗戶,應設置紗窗。
參考文獻
1 祁國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5.
2 GB50346-2004.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S].
3 愈詠霆,李太華,董德祥.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4-13.
4 GB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
5 GB19781-2005.醫學實驗室安全要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