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兒童慢性咳嗽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68例臨床診斷為慢性咳嗽患兒的臨床特征。結果:68例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20例(29%),鼻后滴漏綜合征14例(21%),反復呼吸道感染13例(19%),支原體感染13例(19%),胃食管反流5例(7%)。結論: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詳細詢問臨床經過,必要的輔助檢查,適當的診斷性治療和觀察回訪是確定病因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 慢性咳嗽 兒童 診斷 治療
兒童慢性咳嗽是兒科常見病癥【sup】[1]【/sup】,是機體對一切引起呼吸道刺激的保護性反射動作,其病因復雜多樣【sup】[2]【/sup】,往往沒有引起家長和醫生的足夠重視,導致誤診誤治,使病情反復,給患兒帶來更大痛苦。為探討兒童慢性咳嗽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小兒慢性咳嗽患者6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小兒慢性咳嗽患兒68例,均符合小兒慢性咳嗽的診斷標準【sup】[3]【/sup】。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2~10歲,咳嗽持續時間8周~1年,平均11個月。68例患兒中>3歲30例,1~3歲22例,<1歲16例。
治療:對于咳嗽變異性哮喘予(PNDS)以β【sub】2【/sub】受體激動劑【sup】[4~6]【/sup】,每次吸入普米克氣霧劑,連續4周以上。鼻后滴漏綜合征(PNDS)予以鼻腔滴麻黃堿(5歲以下按1:3稀釋,5歲以上按1:2稀釋)2周,同時鼻腔滴入丙酸倍氯米松連續2周以上,有急性鼻竇炎應用抗生素治療【sup】[7,8]【/sup】,鼻竇有膿性分泌物者予以鼻竇穿刺或置換療法,急性患者療程2周,慢性者療程4周。感染后咳嗽給予抗生素治療,支原體感染者予以阿奇霉素口服,服3天停4天連續3周。胃食管反流病(GERD)給予雷尼替丁聯合胃動力藥多潘立酮口服,用藥時間3個月以上。氣管異物予以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
結 果
68例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20例(29%),鼻后滴漏綜合征14例(21%),反復呼吸道感染13例(19%),支原體感染13例(19%),胃食管反流5例(7%)。
68例患兒經過明確診斷后,給予上述相應的治療,有63例(92.6%)患兒1~2周內咳嗽癥狀消失。5例中有3例是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2例慢性咽炎3~6周后咳嗽癥狀才逐漸控制。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因素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嗽變異性哮喘、支原體感染和鼻后滴漏綜合征。
討 論
為探討兒童慢性咳嗽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小兒慢性咳嗽患者6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是一個臨床癥狀,由于接觸化學氣體、物理壓迫、接觸過敏原、灰塵、細菌或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炎癥都能引起咳嗽反射【sup】[9~12]【/sup】。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咳嗽的病因十分復雜,臨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肺部基礎疾病引起慢性咳嗽,如各種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腫瘤、哮喘、空氣污染、粉塵污染等;另一類,肺部無病灶,如如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變異性哮喘(cva)、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
本資料顯示,6~14歲以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和變異性哮喘(cva)多見;3~6歲感染后咳嗽、變異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為主;1~3歲以感染后咳嗽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為主。
本資料顯示,68例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20例(29%),鼻后滴漏綜合征14例(21%),反復呼吸道感染13例(19%),支原體感染13例(19%),胃食管反流5例(7%)。可以看到,慢性咳嗽的病因中變異性哮喘(cva)最多(29%),其次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21%)。變異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胃食管反流病(GERD)為慢性咳嗽最常見的病因,且三者之間相互合并存在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在尋找慢性咳嗽的病因時,不要單純考慮呼吸系統的因素,還要注意消化道鼻竇炎、鼻咽部位的炎癥,心臟功能衰退、消化道胃食管反流、慢性鼻竇炎等均能引起的慢性咳嗽。
總之,對于小兒慢性咳嗽的診斷,要認真分析病因,特別是慢性咳嗽的病因復雜,查找病因,多系統、多角度查找,這樣就減少漏診,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病因,同時慢性咳嗽除與呼吸系統有關,還與鼻咽喉、消化系統等有關。
參考文獻
1 Chang AB,Newman RG,Carlin JB,et al.Subjective scoring of cough in children:parent-completed vs child-completed diary cards vs an objective method.Eur Respir J,1998,11(2):462-466.
2 王立波.兒童慢性咳嗽病因及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4):194-196.
3 諸福棠,主編.實用兒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72-1174,1222-1224,1249-1252.
4 邢成顏,王三三,許昌,等.胸部CT掃描與透視在呼吸道非金屬異物診斷中的價值對比分析.放射學實踐,2008,23(10):1086-1087.
5 喬俊英.小兒咳嗽診治中的幾個認識問題.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7,28(3):54-55.
6 趙順英.兒童哮喘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6,14(4):256.
7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2007年12月修訂).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中華兒科雜志,2008,46(2):104-107.
8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35:1112-1226.
9 丁國務,萬偉琳.小兒慢性咳嗽.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1995:153.
10 賴克方,陳榮呂.鐘南山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新醫學,2005,36:(12).
11 陸權.解讀《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臨床兒科雜志,2008,26(3):262-264.
12 趙順英,任亦欣,江載芳.慢性孤立性咳嗽患兒50例病因和診斷程序.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6,2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