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屬于高流行率的胃腸道疾病,是臨床上易導致胸痛的疾病,其典型表現為胸骨后疼痛、燒心、反酸,也可伴胸悶、咽部異物感等癥狀,易與冠心病絞痛相混淆。近年來診治酷似心絞痛的老年GERD 18例。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18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齡56~72歲。18例患者既往均患有冠心病史,4例合并患有糖尿病史。
臨床情況:18例患者均以反復發作性胸痛來院就診,其中4例伴有燒心反酸,18例患者均行心電圖檢查,其中8例發現有ST-T改變,6例呈左室高電壓或左室勞損;1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3例正常或基本正常心電圖;4例伴燒心反酸者行胃鏡檢查,發現有不同程度的GERD改變。
治療:4例經胃鏡檢查發現有GERD者,給予奧美拉唑、西沙必利和阿莫西林等治療后,癥狀改善明顯,其余14例患者按冠心病心絞痛處理,給予硝酸甘油類藥物或丹參滴丸等處理,癥狀未見明顯改善,后改用奧美拉唑、西沙必利和阿莫西林等治療,其癥狀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討 論
GERD發病機制為抗反流防御功能下降,如LES壓力下降以及反流攻擊因子增加等,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GERD是最常引起胸痛的食管疾病,約占食管源性胸痛的50%以上。
由于食管與心臟的神經支配一致,當食管黏膜上皮的化學、物理或溫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可引起酷似心絞痛樣胸痛。當心臟和食管疾患同時存在時,其胸痛是二者共同作用,以一方為主,給診斷和處理造成困難,但GERD引起的胸痛不似心絞痛那樣突發突止,并且疼痛時間長,癥狀明顯緩解后仍有胸骨后不適感,部分患者癥狀發作與體位改變有關,如彎腰、前傾、夜間平臥時等易出現癥狀。
本組18例患者均曾患冠心病,但其中14例因無明顯GERD癥狀而忽視GERD的存在,給予抗心絞痛處理未取得效果,而改用抑酸和抗食管反流治療后,胸痛得到不同程度緩解。因此,在臨床診療過程中,特別是基層醫療單位,對主訴為“胸痛”來就診者不能局限于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應考慮GERD的可能,可減少誤診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