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采用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對2009年6月~2011年5月診斷為宮頸炎患者86例應用微波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宮頸炎患者經微波1次治療并隨訪觀察3個月后,痊愈80例,另6例于3個月后行第2次治療后也痊愈。結論: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其操作簡便,療效好,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
關鍵詞 微波治療 慢性宮頸炎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microwave treatment chronic cervicitis effect.Methods:86 patients of cervicitis effect microwave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Cervicitis patients after microwave treatment,cured 80 cases,other 6 cases 3 months underwent second treatment after recovery.Conclusion:Microwave treatment chronic cervicitis, simple,good efficacy few side effects.
Key Words Microwave treatment;Chronic cervicitis
慢性宮頸炎是育齡婦女常見病和多發病,多數患者因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分娩、流產及手術損傷宮頸后,造成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發病率約占已婚婦女的半數以上【sup】[1]【/sup】。臨床表現主要以陰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出血、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等為主。其反復發作不僅可使婦女白帶異常,而且也可成為盆腔感染的發病病灶,導致誘發宮頸上皮細胞瘤樣變和宮頸癌的發生,給婦女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因此,為了減少患者痛苦,我科對86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采用微波進行了治療,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慢性宮頸炎患者86例,且均為生育后婦女。年齡22~64歲,平均42歲。臨床診斷及分度以第6版《婦產科學》診斷標準為依據【sup】[2]【/sup】。其中宮頸Ⅰ度糜爛28例,Ⅱ度糜爛41例,Ⅲ度糜爛17例。全部患者均行白帶常規、宮頸刮片或組織病理學等檢查,以排除念珠菌、滴蟲、細菌性陰道病、淋病及宮頸惡性病變。
治療方法:術前均常規陰道宮頸分泌物及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對有急性陰道炎患者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待癥狀消失或月經干凈3~7天后,方可實施微波治療。治療時囑患者術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用陰道窺器充分暴露宮頸,常規用消毒棉球擦拭陰道分泌物,然后采用多功能微波手術治療儀,輸出功率60W,將治療雙極探頭貼至宮頸糜爛處,啟動腳踏開關。治療范圍應自宮頸內口開始,逐漸向外移動探頭至糜爛外2~3mm,持續治療2~4秒后,見病灶組織凝固變白至微黃為宜。對近宮頸口組織及糜爛較深者,治療時間可稍長些,使糜爛面呈黃白色。治療術畢后用碘酒涂布表面,囑患者術后2周禁盆浴或游泳,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并指導溫開水和膚陰潔清洗外陰,1次/日,連用1周,治療后定時隨訪。若宮頸糜爛創面較大,應服甲硝唑或氧氟沙星5~10天。
排除標準:①子宮頸刮片或細菌學檢查可疑癌病者;②不明原因子宮頸黏膜出血者;③懷孕或哺乳期婦女;④中度貧血以上者。
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糜爛面消失,白帶正常,宮頸表面光滑,黏膜無充血;②有效:癥狀減輕,白帶趨于正常,糜爛面縮小1度以上;③無效:治療前后宮頸糜爛無變化或加重。
結 果
本結果顯示,86例慢性宮頸炎患者經微波治療后,宮頸Ⅰ度糜爛28例和Ⅱ度糜爛41例一次性全部治愈;而Ⅲ度糜爛有11例1次治愈,另6例于3個月后行第2次治療后痊愈。可見Ⅰ度和Ⅱ度宮頸炎患者一次治愈率明顯高于Ⅲ度宮頸炎患者。術中有部分患者感覺陰道輕度灼熱感或下腹部墜脹不適,其中56例患者治療術中有少量出血,32例治療后自覺白帶增多伴血水樣分泌物,一般無需特殊處理,術后1周內癥狀緩解或趨于正常。
討 論
慢性宮頸炎為多種原因引起,近年來發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其病理基礎為宮頸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的慢性炎癥,使宮頸外口表面喪失鱗狀上皮,由宮頸柱狀上皮所覆蓋,造成宮頸黏膜防御功能不完善,宮頸上皮內淋巴細胞和郎罕細胞減少,T4/T3細胞比值改變,因而存在局部免疫缺陷區,使宮頸感染病毒后遷延不愈,從而可致宮頸癌變【sup】[3]【/sup】。因此,慢性宮頸炎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必須應及時有效地治療。目前臨床藥物治療宮頸炎,一般僅能控制當時癥狀,但要想根治確有一定的困難。雖然激光治療慢性宮頸炎應用廣泛,但治療時往往因出血較多,止血困難,且激光為直線光束,對宮頸管內病變難以治療,使激光治療后的炎性增生部分糜爛面上皮仍無覆蓋【sup】[4]【/sup】。而采用激光、冷凍、電灼、微波等物理療法,治愈率可明顯提高。
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它通過探頭傳輸至病變組織上,使之瞬間可產生熱效應作用,導致病變組織在短時間內迅速升溫,達到燒灼、變性、凝固、止血、破壞增生組織細胞等作用。同時微波還有產生非熱效應的作用,使局部組織血管擴張或血流加快,從而加速代謝,改善局部營養,促進組織再生【sup】[5]【/sup】。同時微波穿刺性電極可深入到宮頸管內,能夠破壞較深腺體囊腫,使肥大的宮頸很快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這說明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療效明顯優于激光等療法。
研究顯示,如果一次后未能完全治愈,可采取第二或第三次治療仍然有效。但多次治療可能產生瘢痕,對需要生育的婦女不利,所以對病例的選擇應嚴格掌握指征。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時,需常規宮頸涂片檢查,排除早期宮頸癌;對白帶多或有陰道炎者,應先治療陰道炎,以防止微波治療后創面難以愈合,而加劇感染;
且探頭移動時需在局部停留2~3秒,注意不能太快,并把握好深度。本組86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療,可見一次治愈率達98%,這可能與病例選擇的Ⅰ度和Ⅱ度糜爛患者較多有關。但分析證實,微波治療后連續觀察3個月,發現多數患者在1個月內愈合,有少數患者在3個月后才能愈合。但完全愈合時間一般需2~3個月,愈合后的宮頸表面光滑、無瘢痕、有彈性,效果滿意。其缺點是微波治療后有時出現陰道排液多、排液時間長、脫痂后創面出血等不良反應,使創面延遲愈合,影響了其療效。
總之,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因其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療效確切、并發癥少,不良反應小,且微波治療儀器體積小、便于攜帶等優點,被患者廣泛接受,是慢性宮頸炎治療較理想的方法,值得基層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秀蓉,曹曉寧.85例慢性宮頸炎患病原因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6):790.
2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5.
3 梁連鑄.抗人T細胞單克隆抗體對婦科腫瘤的意義.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1990,4(4):235.
4 劉秀美,曹愛華.電燙聯合奧平治療宮頸重度糜爛療效觀察.實用婦產科,2002,18(2):120.
5 楊琳.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272例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