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研究自制小兒多用珠疝兜在治療小兒臍疝和腹股溝斜疝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小兒臍疝和腹股溝斜疝8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4例,實驗組用自制多用珠疝兜治療,對照組不作任何治療。結果:實驗組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1例(2.27%),對照組8例(18.18%),兩組手術率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X【sup】【/sup】24.456,P<0.05)。結論:多用珠疝兜可以有效治療小兒疝氣,從而避免手術帶給患兒的痛苦和風險,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 小兒 珠疝兜 臨床應用
2008年3月~2008年5月自發研制了一種治療小兒多種疝氣的器材,命名為小兒多用珠疝兜,申報了東莞市科研立項并獲通過。從2008年10月開始進入臨床試用階段,至2011年6月止,臨床應用該器材治療臍疝和腹股溝斜疝的患兒44例,治療效果可見明顯減少了手術機會,值得臨床應用,現將自發研制的小兒多用珠疝兜的制作方法及臨床應用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小兒臍疝和腹股溝斜疝患兒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均衡分為兩組,病種、年齡、性別均等,每一組都有臍疝28例,腹股溝斜疝16例,年齡3個月~3歲,女24例,男20例。其中的一組作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作為研究的參照對象。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不給予任何治療,實驗組應用自發研制的小兒多用珠疝兜進行治療。珠疝兜的制作方法:①珠疝帶兜的制作方法。多用珠疝兜實際由兩部分組合,第一部分是珠疝帶兜,如果是臍疝,只用它就可以了。它是一條像皮帶一樣的帶子,雙層棉布中間夾一層硬片,起著不變形的作用。帶子長40~50cm,寬5~7.5cm,兩端留3~3.5cm長度套上活動黏貼,可以在腹側處黏貼,在臍窩的位置上有數個暗扣可以接上木珠子,當然,木珠子要先用棉布包裹好縫上暗扣的另一面再接上去,根據疝物大小選取不同型號,隨意更換。②珠疝褲兜的制作方法。珠疝褲兜做成三角內褲的形狀。褲兜的前面有數個暗扣可以接上木珠子,做法跟珠疝帶兜的一樣。珠子放在腹股溝疝的位置上,可以根據疝物大小選取不同型號,隨意更換,根據疝物的高低或左右把珠子固定在不同位置上。如果同時有臍疝,可以在珠疝褲兜上方以一條細長拉鏈與珠疝帶兜相連接,這就可以起到多用的作用。
使用方法:帶兜背面下緣有細長的塑料拉鏈,腹面下緣有4個活動掛鉤,用于與珠疝褲兜相應的掛鉤和拉鏈相銜接。選擇與患兒疝部相適應的珠疝帶兜或褲兜,讓患兒平臥,將疝物輕輕柔進腹腔,將帶兜圍繞腹部1圈,讓珠子正對準臍疝的突出物,系上珠疝帶兜,使珠與疝物突出部位相對應,調整松緊度,以不影響活動疝物不突出為宜。在臨床使用中,注意在珠疝帶兜的夾層里放硬片,以防變形起不到珠子下壓疝物的作用。珠疝褲兜要緊身有彈性,而且要通風透氣,不能對皮膚造成刺激,所以選料要上好。珠子型號分為大中小,分別為4cm、3cm、2cm。
數據處理:相關數據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sup】2【/sup】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
結 果
86例研究對象統計至2011年6月止,實驗組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1例(2.27%),對照組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8例(18.18%),兩組手術率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X【sup】【/sup】24.456,P<0.05)。
討 論
疝是人體腹部肌肉薄弱或開裂的區域,可導致脂肪組織或腸等人體器官通過這個位置向外,在皮下形成明顯突出。臍疝10%~20%發生在嬰兒、兒童,而且女性比較常見,腹股溝疝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高峰期主要發生在小兒期。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癥狀,但在腹壓增加時嵌頓和肺部感染幾率明顯增高,增加了手術風險。而許多小兒疝氣如果避免嵌頓到一定的年齡可以自愈。
疝氣常見于小兒發病,由腹腔臟器疝環向外突出而形成,屬于先天性發育缺陷,預后良好。上文統計86例研究對象統計至2011年6月止,實驗組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1例(2.27%),對照組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8例(18.18%),兩組手術率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X【sup】【/sup】24.456,P<0.05),表明嬰兒疝氣僅有極少數需要手術治療,除非有嵌頓情況,通常情況下應用保守治療的方法多能愈合。過去臨床主要用疝帶治療,但通途比較單一,少有多用功能,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硬幣或棉墊等回托物,但疝氣突出物大多數為半圓形,突出之疝環為圓形孔道,這些平面硬物壓迫的填壓力度不夠,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臨床也有通過藥物治療或疝氣帶治療促進康復的文獻報道【sup】[1~4]【/sup】,疝氣帶療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緩解疝氣導致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狀,從而有效阻止疝氣發展。
但是在實際臨床上發現,引起嵌頓的因素太多,比如哭鬧、奔跑、咳嗽、便秘等等,小兒的天性就是多動、愛哭、容易感冒咳嗽和胃腸功能不好,經常導致便秘,傳統的疝氣帶有不同程度的局限,如使用不方便,不能有效預防嵌頓等。因此,考慮自制多用珠疝兜。從臨床實踐來看,自制的多用珠疝兜具有以下優點:①設計合理,帶兜和褲兜上的部件可以靈活組合和拆分,便于根據病情調整。活動掛鉤與帶兜相連,便于松解拆卸,較傳統的棉紗束帶壓迫法更方便舒適。②由于疝氣突出物大多成半圓形,疝環成圓形孔道,用球形珠壓迫比平面硬板的填壓力度更為準確有效,可以有效地避免嵌頓。③可以根據活動鉤的上下和珠的大小和靈活調整帶的壓迫力度,可用于臍疝,直疝和腹股溝斜疝等多種疝氣,增加了臨床適用范圍。
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①珠子應分型號,根據疝突出物的大小選擇該用的直徑;②褲兜應通風透氣有彈性,選擇舒適的材料,避免刺激皮膚;③戴前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先將疝內容物確切還納入腹腔內,以免導致疝內容物受壓壞死;④戴上1~2天后應注意觀察調整松緊度,開始可略微松弛,以不影響局部血循環,不造成不適為前提逐漸收緊,囑咐家長要經常注意觀察并檢查珠疝兜的珠壓迫位置是否正確,壓迫皮膚感覺是否不適及破損,使用期間盡量減少活動量,休息睡眠時可脫下;⑤避免一切使腹壓增大的因素,被大小便浸漬后要隨時更換。
綜上所述,多用珠疝兜可以有效治療小兒疝氣,從而避免手術帶給患兒的痛苦和風險,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清沁,戴蓓蕾.中藥臍疝帶治療嬰幼兒臍疝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1998,18(4):221-222.
2 何澤民.愈疝湯并溫潤中藥囊三角形疝托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J].四川中醫,2006,24(6):73-74.
3 史建華,牛錄清.XE-I復疝帶治療小兒疝氣207例分析[J].張家口醫學院學報,1999,16(1):33.
4 徐玲.自制疝帶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