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大發作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急癥之一,約占癲癇發作的50%,多在1歲左右或14~17歲。若發作持續不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的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危及生命。發作時必須做好快速搶救及實施護理保護措施,否則會出現很多嚴重的并發癥,而且遠期并發智力低下,人格、情感障礙及記憶力減退等,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不良影響。
最常見的主要并發癥有舌咬傷、呼吸道感染、不同程度的腦水腫,呼吸性酸中毒,急性腎功能衰竭等,還可能有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腦中風、精神抑郁癥等,同時還可造成骨折、腦外傷等等二次損傷,對患者的危害極大。
癲癇大發作臨床上可分四個時期:①先兆期:有頭暈、胃部不適。②強直期: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后仰、肢體強直,由于隔肌痙攣,患者發出“羊羔”樣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持續數十秒。③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性抽動、常咬破舌頭、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續1~3分鐘。④恢復期:一般要數十分鐘才能清醒,患者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個別患者在恢復期有狂躁、亂跑亂叫、打人毀物等情況發生。
對癲癇大發作的誘因要給予重視,防范引起發作的誘因是關鍵:①喝酒及引用興奮飲料(如咖啡等),不少男性癲癇患者,癲癇治療后病情處于穩態后一段時間,對癲癇病的飲食不再持關注態度,重新喝酒是導致癲癇發作誘因之一;②長時間的操作電腦、玩游戲:腦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造成疲勞,也是導致癲癇發作誘因;③生氣吵架、工作壓力大:這些因情緒不穩定,誘發癲癇發作;④感冒發熱:患者生活習慣不注意,衣著不合適,造成感冒發熱,容易誘發癲癇發作;⑤癲癇患者進食大量的海產品和牛羊肉:癲癇的飲食不注意,是造成癲癇發作的誘因;女性懷孕期間癲癇發作頻繁,這與孕婦精神緊張、激素分泌等有關,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血藥濃度下降也是孕婦癲癇發作誘因;⑦疲勞和緊張:缺乏睡眠,容易誘發癲癇發作。⑧其他因素:如有的癲癇患者著涼發作,受驚嚇后發作等,是癲癇發作的誘因之一。
首先要明確癲癇大發作的表現,針對臨床的不同表現給予保護措施。①保護舌頭應搶在患者出現先兆癥狀前,將一塊包有紗布的壓舌板(或長約20cm、寬1.5~2cm,0.3~0.5cm邊緣圓純的木板或竹板)放在患者的上、下磨牙之間,以防陣攣期將舌頭咬破。②如果發現患者有先兆癥狀時,保護患者避免受到外傷,移開周圍對患者可能造成傷害的東西。應迅速讓患者平臥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的地方。即使來不及做上述安排,發現患者要倒時,應立即扶著患者,順勢讓其倒下,防止突然摔倒造成的二次損傷。③用軟墊子放在患者頭下面,保護頭部,強直期頭多過度后仰,下頜過張,可造成頸椎壓縮性骨折,或下頜脫臼。這時應一手托著患者枕部稍用力,以阻止其頸部過伸,一手托下頜,以對抗其下頜過張。④癲癇大發作時呼吸道分泌物較多,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自大發作開始,應將患者頭側向一方,以便分泌物自然流出。此外,應將患者衣領及扣子解開,保持呼吸道通暢。⑤陣攣期患者四肢肌肉收縮,易造成關節脫臼和四肢擦傷。這時可適當用力按壓四肢大關節處(如肩、肘、髖、膝),限制其抽動幅度。但是不要用力過猛,強行按壓,否則會造成骨折或肌肉損傷。⑥癲癇大發作要將患者褲帶解開,注意尿便失禁,取掉假牙,防止卡堵在呼吸道。⑦癲癇大發作抽搐停止后,患者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這段時間為幾分鐘、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有些患者處于昏睡狀態,只須讓其舒適、安靜入睡即行。⑧同時在發作期間也給予氧療,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解痙及鎮靜治療,并且給予抗菌藥物及預防腦水腫的藥物等。⑨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對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要采取急救措施。⑩對熟睡要清醒的患者嚴格看護,防止出現以免患者昏睡期間,或醒前的情緒變化,自動癥等造成各種意外事故。
臨床上通過對癲癇大發作的患者在誘因給予防范,在發作時給予及時恰當的護理對策,患者發作的間隔可以延長的同時差生不良并發癥也少,對患者的預后有著很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