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胰島素增敏劑二甲雙胍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胰島素抵抗及排卵的治療效果。方法:90例月經稀發或閉經的PCOS患者,隨機分成3組,30例給予克羅米酚治療(克羅米酚組),30例給予二甲雙胍治療(二甲雙胍組),30例給予二甲雙胍及克羅米酚治療(聯合治療組)。在用藥8周后觀察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體重指數、腰臀比、黃體生成素(LH)、LH與卵泡刺激素(FSH)比值、睪酮及血清胰島素水平與排卵率的變化。結果:經治療8周后,二甲雙胍組血LH、LH/FSH、睪酮、血清胰島素水平有明顯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1);二甲雙胍組中有12例誘發排卵,克羅米酚組有18例誘發排卵,聯合治療組有27例誘發排卵。結論:二甲雙胍能改善并誘發排卵功能,并增強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對克羅米酚的敏感性,聯合治療能明顯提高排卵率。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 胰島素抵抗 二甲雙胍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以持續性無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島素抵抗為特征的內分泌紊亂的癥候群,是生育期婦女月經紊亂最常見的原因。PCOS是高度異質性的臨床癥候群,其主要的內分泌特征為高雄激素、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等。二甲雙胍是胰島素增敏劑,它有調節胰島素活性的作用,降低血糖后也能降低胰島素水平,對于非糖尿病患者它只降低胰島素水平而不引起血糖下降。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90例PCOS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二甲雙胍以及加用克羅米酚促排卵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的臨床療效。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9年1月~2011月1月收治PCOS患者90例,年齡18~38歲,診斷符合以下標準【sup】[1]【/sup】:①具有月經稀發、閉經或至少具有不孕、多毛、肥胖等臨床表現中一項者;②月經第3~5天或閉經2個月以上(B超未見直徑>10mm的卵泡),LH/FSH≥2,睪酮(T)≥2.2nmol/L;③B超檢查提示至少一側卵巢內卵泡數≥10個;④無垂體、腎上腺和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過克羅米酚治療。
方法:90例月經稀發或閉經的PCOS患者,隨機分成3組,每組30例。克羅米酚組給予克羅米酚50mg/次,每天1次,于月經第5天始服,每個月連服5天;連續服用8周。二甲雙胍組給予二甲雙胍片500mg/次,每天2次,連續服用8周;聯合組給予二甲雙胍500mg/次,每天2次,連續服用8周,克羅米酚50mg/次,每天1次,于月經第5天始服,每個月連服5天;連續服用8周。
觀察指標:①3組治療后卵巢排卵情況。②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計算BMI、WHR。BMI為體重(kg)/身高(m【sup】2【/sup】),腰臀比(WHR)為腰圍(cm)/臀圍(cm)。③血清學指標測定:二甲雙胍組抽取月經第3~5天空腹靜脈血3ml,閉經者于閉經2個月以上任一時期抽取。血清置于-20℃凍存待放免測定。測血FSH、LH、睪酮及血清胰島素水平,并于治療8周后復查血FSH、LH、睪酮及血清胰島素水平,采用免疫化學發光度量分析法測定。
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處理,數據以X±S表示,兩組之間比較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
結 果
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情況,見表1。
卵巢排卵情況:二甲雙胍組中二甲雙呱治療8周后有12例誘發排卵(40%),克羅米酚組有18例誘發排卵(60%),二甲雙胍及克羅米酚聯合治療組有27例誘發排卵(90%)。
討 論
多囊卵巢綜合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征表現為持續性無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島素抵抗,是無排卵性不孕的常見原因【sup】[2]【/sup】。近年來認為,在大多數PCOS患者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的是IR及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癥【sup】[3]【/sup】。二甲雙胍為雙胍類藥物,是“胰島素增敏劑”,是最常用的抗高血糖藥物,它有調節胰島素活性的作用,降低血糖后也能降低胰島素水平,對于非糖尿病患者它只降低胰島素水平而不引起血糖下降。對于多囊卵巢綜合患者,二甲雙胍通過降低胰島素水平減輕了胰島素對LH的刺激作用,從而降低LH水平及,LH/FSH比值,進而改善機體的激素紊亂,達到促進卵泡發育和排卵的治療目的【sup】[4]【/sup】。二甲雙胍還可以通過降低P450c17α活性,增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從而使總的雄激素和游離的雄激素濃度降低【sup】[5]【/sup】。由此可見,二甲雙胍是通過使胰島素和雄激素水平降低,進而阻斷體內內分泌紊亂的惡性循環,達到治療PCOS的作用。有學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顯示,在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聯合應用二甲雙胍和氯米芬可提高妊娠率和排卵率【sup】[6,7]【/sup】。本組資料及文獻報道【sup】[8]【/sup】均能證明經過二甲雙胍治療的PCOS不孕癥患者的IR、高胰島素、高雄激素及瘦素水平明顯降低,達到改善卵巢的內分泌環境的作用,但其改善月經不理想,亦無對抗子宮內膜增生的作用,預治療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體征、內分泌紊亂。本資料還顯示,克羅米酚組有18例誘發排卵,二甲雙胍組中有12例誘發排卵,聯合治療組有27例誘發排卵,說明聯合治療能明顯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值得臨床推廣。
表1 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比較
參考文獻1 Liu WH,Kaur M.Inverse PCR-based RFLP scanning ident if ies lowlevel mutation signatures in colon cells and tumors[J].Cancer Res,2004,64(8):2544.2 覃愛平,杭馥,曾儀真.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促排卵中發生LUFS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10):628-630.3 趙軍招,葉碧綠,林金菊.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9):545-548.4 Ibanez L,Onp K,Ferrer A,et al.Low dose flutamide-metformin therapy revers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reduces fat mass in nonobese adolescents with ovarian hyperandrogenism[J].Clin Endocrinol Meta,2003,88(6):2600.5 張賢莉.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0):70.6 Santana LF,De SM,Ferriani RA,et a1.Eff ect of met formin on th eclinical and metabolic assessment of women with polycyst ic ovary syndrome[J].Gynecol Endocrinol,2004,19(2):88.7 Luke B,Brown MB,Nugent C,et al.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outcomesin spontaneous versus assisted conception twin pregnancies[J].FertilSteri,2004,81(2):315.8 李小永,張世紅.多囊卵巢綜合征和胰島素相關的卵巢功能調節系統[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3,30(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