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患者要經歷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治療過程要很好的完成這個過程,達到預期的目標,護理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護理的配合
護士與患者的配合:當患者來到醫院首先接觸的是護士,護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反映護理人員的素質和修養。護士接觸患者時要做到親切、熱情,面帶微笑,并告知患者及隨同人員要進行哪些必要的檢查,引導到位,使患者心中有數,克服害怕、煩躁的情緒,從而達到醫患、護患的良好配合,以達到治愈患者的目的。
護士與醫生的配合:醫護之間的密切配合是取得矯治成功的重要因素,否則,就會給醫生治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給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護士一定要提高職業素質,更新護理觀念,必須做到訓練有素,相互配合,嚴格執行“四手”操作技術,達到醫護配合默契,平穩有序地完成治療程序,提高醫療工作效率。例如:當醫生將矯治器戴入患者口內,護士應及時協助檢查有無尖銳突起物,并詢問患者感覺如何,有無壓痛,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治療。
醫生、護士、患者及隨同人員的溝通:正畸患者最主要的年齡是在青少年階段,這就需要醫生、護士、患者和患者的家長(隨同人員)共同努力。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合作是治療的基本條件,護士要及時與患者溝通,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醫生的治療方案,使他們懂得戴矯治器這種特殊裝置的必要性,以及需要矯正所需要的時間,正確佩戴的方法。此時,護士能夠起到承上啟下,聯系醫生和患者溝通的紐帶作用,盡可能地縮短治療的療程,最后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工作程序的配合
口腔衛生:患者在接受整個治療的過程中,護士要指導患者注意口腔衛生,在戴矯治器的牙齒上使用正確的、合適的牙刷,及時清理口腔內食物滯留物,保持口腔內的清潔衛生。在戴固定矯治器之前一定要做一次口腔的潔治,這樣可以防止矯正器固定后不便于清潔而引發牙齦炎、齲齒而影響治療的正常進行。因此,要醫囑患者準備好軟毛牙刷,教會患者戴用固定矯治器后的正確刷牙方法,刷牙時要注意,牙刷應沿著弓絲的方向輕輕地刷動,不可用力過猛,這樣可以避免附件的損壞、脫落而影響治療效果。
戴用矯治器的影響和心理指導:患者戴用矯治器后會感到不適或出現疼痛,加之戴用時間長,勢必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因此,醫護人員一定要在患者戴用之前進行心理指導,講清使用的時間,會出現的正常的不適反應,向他介紹別的患者的使用情況,參觀患友戴用情況,請患友介紹經驗等等,使患者消除心理恐懼,對下一步治療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裝配過程的配合:矯正牙齒一般需要2~3個小時,患者要配合戴開口器來輔助張口,由于張口的時間很長,患者會很不舒服,甚至很不耐煩。此時,護士就要配合醫生指導患者擺好治療體位,盡量減少患者的不適感,以最短的時間爭取最佳的效果。首先要調好燈光,以便醫生觀察,牙齒黏結,這是矯正牙齒的一個重要環節,每一個牙齒都要進行粘貼,然后還要結扎鋼絲,這一步步,一環環,作為護士,都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注重細節,嚴格把關,力求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注意事項
要對患者告知,佩戴固定矯治器不能隨意移動和調整:患者初戴時會有不適的感覺,帶環及托槽有可能刺激唇、頰黏膜引起疼痛,如果不嚴重,可隨著矯正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輕,甚至不適的感覺完全消失。
注意飲食:患者矯治期間不要吃過硬、過黏的食物,以免損壞托槽、帶環,造成它們的斷裂或者脫落;不要做吹哨的動作;吃水果或餅類食品,要切成小塊后放入口中;帶骨頭的肉類,帶硬核的水果盡量不要吃,因為堅硬的骨頭或果核對托槽的損傷特別大。
嚴格按醫囑要求,戴用橡皮圈和牽引帽。
保持口腔衛生:每天早晚或飯后要仔細刷洗牙齒和矯正器。
如果出現嚴重疼痛、牙齒松動、帶環脫落及矯正器損壞的要及時來醫院檢查,進行及時處理。
復診護理
預約復診時間:佩戴矯正器的患者,每3~4周要復診1次,如有特殊情況可隨時就診。
復診檢查:檢查復診患者有無牙齒松動,觀察牙齦及口腔黏膜情況、附件有無脫落等,對脫落的帶環或托槽進行黏固,針對不同情況要給予相應的處理。
拆除弓絲后:要囑咐患者徹底刷牙,及時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軟垢,并把弓絲清洗、消毒備用。
綜上所訴,口腔矯治患者的治療過程,需經過護理人員和醫生,患者的有力配合以及科學的護理手段來完成的,這說明口腔正畸護理的配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