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講述對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針對患者的臨床表現,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人康復,減少復發。
關鍵詞 抑郁癥 患者 護理
抑郁癥臨床表現
情緒低落:可從輕度的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常感覺生活沒意思,總是高興不起來,心情沉重,整日憂心忡忡,胡思亂想,郁郁寡歡。典型者有抑郁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特別是興趣與愉快感喪失。患者感覺腦子空空的,變笨了。
運動減少,日常生活表現異常:包括精神精力減退,總有疲乏感,不愛運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入睡困難,食欲下降。嚴重的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抑郁癥嚴重患者大多有輕生的念頭或自殺行為。
抑郁癥的護理
基礎護理:
⑴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為病人提供安全舒適的住院環境,室內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墻壁以明快色彩為主。急性期病人應有專人看護。
⑵做好生活護理:抑郁癥患者往往食欲減退、便秘、興趣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針對這些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首先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選擇病人平常喜換歡吃的食物且富含纖維,保證營養供給;其次為病人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白天鼓勵病人多參加工娛活動,避免久臥,晚上可喝熱飲,熱水泡腳,避免看過于激烈的電視節目,為病人創造安靜舒適的入睡環境,保證睡眠質量。
⑶指導病人正確用藥:向病人講解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以解除病人的思想負擔,堅持用藥。服藥時必須做到看服到口,避免病人藏藥或漏藥。服藥后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有情況及時向醫生報告,給予處理。嚴格按醫囑服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中途停藥,保證治療效果。
⑷預防自殺:抑郁癥患者由于情緒低落,時刻在體味放大自己的人生痛苦,嚴重者出現自殺行為以求解脫,其自殺率可達15%~25%【sup】[1]【/sup】。所以護士要提高警惕,切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發生在一剎那。因此,對嚴重抑郁的患者要加強防護,做到:①嚴密觀察,加強巡視,尤其是夜間、凌晨、午睡、飯前和交班及節假日等護理人員較少的情況下,格外注意防范,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②對可能被用來當做自殺工具的物品,如刀子、剪子、繩子、打火機等要加以妥善保管,不能讓病人拿到;③防止病人跳樓、觸電等自殺行為的發生;④注意窗戶、門、電、火源的管理;⑤嚴密觀察病人的情緒變化,做到24小時監護,發現異常及時給予心理疏導,防止發生意外。
心理護理:
⑴溝通:嘗試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要善于觀察,從病人微小的情緒變化上發現其心理的矛盾、沖突等,有針對性地做心理說服、解釋鼓勵工作。讓患者自己聯系病情,找出自身發病的因素、病前性格弱點、從思想上認識并了解自己的治療情況,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
⑵鼓勵: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常常思維過程緩慢,思維量減小,甚至有虛無、罪惡等妄想【sup】[2]【/sup】。因此引導和鼓勵病人與現實接觸,指導其參加集體活動及簡單的勞動。當病人任務完成時,應給予真誠的贊賞,使其感到自己是對社會家庭有用的人。逐漸增加其工作量及工作的復雜性和與其他人的合作性,其完成后都給予表揚,避免患者長時間隔離于房間中。
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的前提和保證。在接觸患者時,護士要態度和藹,舉止端莊,主動熱情地介紹病區環境、病友、病區工作人員、床位、作息制度;做安全檢查時,要尊重患者,說明道理,以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合作;與患者交談時,要用親切的目光,鼓勵患者說出最擔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關心什么,給予積極意義的語言刺激,誘導和啟發患者努力傾訴內心的想法,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sup】[3]【/sup】。護理人員要經常和患者建立身體上的接觸,如握手,將手放在患者的肩膀上,對患者做治療時動作要輕柔,充滿關心和愛護。
⑷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對于面臨逆境的患者,應分散、轉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漸忘卻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漸開朗起來。還可鼓勵患者做一些平時感興趣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淡忘煩惱,心境好轉。引導患者進行自我安慰,對于不順心的事盡量從環境、機遇等客觀方面尋找原因,不要過分內疚、自責,這對調節心理平衡大有裨益。引導患者從多角度看問題,遇到不如意的事時,不妨多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少從消極的一面去看,這樣心情就會變得平靜、開朗。
⑸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①用溫和、親切的語言以及握手、撫摸等非語言表達對患者的關心和支持,使患者相信周圍人沒有嫌棄和厭惡他,幫助患者樹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②治療期間要多與患者談心,鼓勵患者宣泄內心的郁悶,訴說心中的感受,在交談中要注意傾聽,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
⑹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和淡定的心情,學會適當的自我調節,使自己能夠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大的情緒起伏而引起不必要的疾病。
討 論
抑郁癥具有明顯復發的傾向【sup】[4]【/sup】,且目前尚無根治的有效方法,控制癥狀、減少復發是治療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復,降低患者的發病率,可將病情控制在萌芽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從而到達到提高療效,縮短病程,預防復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彥方,主編.CCMD-3相關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45.
2 鄭紹建.心理學在現代護理中的應用.重慶大學學報,2001,7(2):89.
3 祁天榮.談高護生的心理護理培養.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6(2):65-67.
4 韋紹俊.廣西精神衛生專科服務機構調查分析[J].廣西醫學雜志,2001,28(5):76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