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造口手術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主要用于腸道外傷、腸腔炎癥、梗阻、腸壞死、吻合口瘺等疾病,國外基本上由專業腸造口師完成,我國由于造口師資源缺乏,所以由護理人員完成?,F對其手術后的護理報告如下。
雖然腸造口是急救措施,但在患者的身體外形和自尊方面都是一個很大的刺激?;颊咔榫w低落、消極,拒絕看造瘺口,很難接受它的存在,認為自己是社會的遺棄者,是個無吸引力,有異味、骯臟的人。情感抑郁、暴躁、悲觀、感情脆弱又敏感,這就要我們醫護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給予心理安慰和鼓勵,做好解釋工作,讓患者認識到造口手術是將排便出口由肛門移到腹部,要面對現實,接受自己外觀上的改變,只要學會如何護理造瘺口就基本能從事正常的工作和娛樂活動。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完成造瘺口的護理。
直腸癌手術切除范圍比較廣泛,失血較多,術后24~48小時內創面又有大量的滲出液,應密切注意休克的發生及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維持較穩定的血壓及適當的尿量,必要時輸血。
持續胃腸減壓,24小時后可拔除胃管,待腸蠕動恢復后開始飲食。
因結腸造口術后,患者早期大便多呈水樣便,應注意用生理鹽水清洗造口及周圍皮膚,禁用消毒劑及強堿性肥皂液清洗,然后再用干紗布吸干皮膚水分。造口縫線拆除后用清水清洗即可。清洗時動作應輕柔,以免擦破腸管導致出血,造口及手術切口易污染,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染。對大便次數較多的患者,給予患者復方谷氨酰胺膠囊,調理胃腸功能。對于造口水腫,青紫患者,采用半導體激光局部照射,穩定細胞膜,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損傷。嚴密觀察造瘺口有無新鮮血滲出,如有應立即通知醫師,及時處理。嚴密觀察造瘺口周圍血運情況,注意腸黏膜的顏色、皮膚是否紅潤,若腸黏膜色澤發黑或者有惡臭味,應及時通知醫師給予正確處理,對于造口有糜爛或潰瘍患者,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和處理將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給患者通過激光和TDP照射,烘干皮膚瘡面,再外用角酸酯乳膏涂抹保護,并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及時觀察造瘺口是否有狹窄、回縮,脫垂。
結腸造口術后患者有暫時性的排尿障礙,因此應留置導尿管連接于引流袋,避免膀胱過度充盈、膨脹,否則可使膀胱肌層壁神經受損傷,難于短期內恢復。導尿管一般保留5~7天,拔管前夾閉1~2天,每4小時開放1次,以鍛煉膀胱的排尿功能。
結腸造口術后1周,用溫鹽水灌洗結腸造瘺,隔日1次,促使患者形成有規律的排便習慣。預防結腸造瘺口狹窄、回縮、造瘺腸端壞死,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手術后持續9天腹腔內靜脈注射5-Fu 500mg/日。這是一種較新的化療方法。在應用該種化療方法時,需注意嚴格保持滴注速度,過快可出現藥物不良反應,過慢則有可能出現滴入管血栓形成而至滴注失敗。同時,由于滴注在9天內持續進行,必須注意患者活動、睡眠、排便排尿、換藥等各種情況下保持滴注通暢,防止插管折曲、脫落。在護理過程中對上述情況進行了仔細觀察處理,保證了滴注的順利進行。
持續負壓吸引:患者直腸窩處有一引流管接負壓吸引器,待分泌物少,5~7天拔除引流管,引流期間保持引流通暢,防止引流管脫落。
應幫助患者學會出院后的自我護理。注意日常平衡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成形,培養規律排便的習慣?;颊咭挛镆獙捤?、柔軟,避免緊身衣褲,以免壓迫,摩擦造口,影響血液循環。通過實施嚴格合理的護理,將不便減少到最低程度,使患者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