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帶狀皰疹伴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對明確診斷的帶狀皰疹伴神經痛患者行抗病毒、鎮痛、B族維生素、半導體激光照射綜合治療,并分析療效。結果:80例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60%,有效25例,有效率31.25%,無效7例,無效率8.75%,總有效率91.25%。結論:帶狀皰疹伴神經痛的患者需綜合治療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
關鍵詞 帶狀皰疹 神經痛 綜合治療
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嗜神經和皮膚特性【sup】[1~4]【/sup】,感染人體后形成帶狀皰疹,好發于夏秋季和機體抵抗力下降時【sup】[5,6]【/sup】,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常常導致后遺神經痛。因其發病機制復雜,治療起來非常棘手,為此,2009年3月~2011年8月收治帶狀皰疹伴神經痛患者80例,采用綜合方法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8月收治帶狀皰疹伴神經痛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齡25~87歲,平均58.3歲。80例患者中,低熱56例,分布部位:腰腹部22例,位于頭面部23例,胸背部21例,四肢14例。患者多數疲乏,全身不適。具有呈帶狀分布的成簇皰疹,呈單側帶狀分布,沿周圍神經走行、并有局部疼痛的感覺,伴眼瞼周圍水腫,腹背出現大量群集性小水皰。
治療方法:皮損處外用阿昔洛韋軟膏,爐甘石洗劑,皰疹破潰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濕敷直到皰疹結痂為止;阿昔洛韋針0.25g靜脈滴注3次/日,1周;維生素B族口服,維生素B12針500μg,1次/日,1~2周;卡馬西平片0.1g口服3次/日鎮痛;睡前口服阿米替林片25mg;頭面部皰疹合并眼角膜受損的患者眼部點阿昔洛韋眼液;血糖正常的患者加用糖皮質激素,同時加用甲氰咪胍保護胃黏膜。對皮損及疼痛劇烈處行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2次/日,7~10天。
結 果
80例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60%,有效25例,有效率31.25%,無效7例,無效率8.75%,總有效率91.25%。
討 論
帶狀皰疹典型的皮損為在紅斑基礎上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液澄清,皰壁緊張發亮,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間皮膚正常,皮損沿外周神經呈帶狀分布【sup】[7]【/sup】。神經痛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發病前或伴隨皮損出現,并可逐漸加劇,老年患者疼痛常較為劇烈,呈陣發性加劇,難以忍受,在皮損消退后可持續數月或更久【sup】[8]【/sup】。患者出現皰疹要及時抗病毒治療,不要等到水皰明顯時再用。疼痛時加用卡馬西平及阿米替林口服可減輕癥狀,阿米替林是三環類抗抑郁藥,可以使帶狀皰疹性神經痛迅速減輕,是治療帶狀皰疹性神經痛的一線藥物【sup】[9]【/sup】。維生素B族可促進神經修復,緩解疼痛。半導體激光通過810nm波長激光的生物刺激效應,促進細胞再生、改善血液循環、消炎止痛、減輕水腫、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合并糖尿病的使用藥物降血糖。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78.
2 沈斌.中西藥聯合UVA照射治療帶狀皰疹性神經痛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1):85.
3 溫樹美,成先柄.超短波TDP綜合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分析[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5,28(1):53.
4 陳揚,鄭茂榮.皰疹后遺神經痛發病機理與治療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2,28(1):49-51.
5 朱學駿,顧有守,沈麗玉.實用皮膚病性病治療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95-96.
6 李延軍,趙敏.物理療法治療帶狀皰疹42例[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2(6):1036.
7 王淑娟,鞏淑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物理治療[J].中國康復,2005,20(5):300.
8 曹蕾,鄭桂杰.綜合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7,24(6):695.
9 戴潔,許惠娟.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