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多發生于夏秋季節。好發于<3歲的嬰幼兒,特別是<2歲的最常見。原因是此階段小兒的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集體抵抗力差。有時飲食不當,很容易感染此病毒。以下談談小兒秋季腹瀉的護理及干預。
護理要點及措施
臀部護理:小兒腹瀉大便次數增多,要勤換尿布,選用柔軟布類、吸收性強的尿布,以預防糞便、尿液浸漬肛門周圍皮膚致發紅、潰爛引起感染。肛門及周圍皮膚用溫水常擦洗,發紅處用鞣酸軟膏涂于患處,并按摩片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也可在肛門周圍涂以食用香油,一日數次,起到保護作用。
及時補充水分:小兒腹瀉大多起病急,次數多,會導致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要勤觀察,若患兒出現神志差,精神差,皮膚彈性差,前囟門、眼眶凹陷度深及尿量少等癥狀時,證明患兒有脫水征兆,應立即補充水分,可口服大量的糖鹽水,嚴重者可靜脈補充液體,隨時觀察脫水程度是否改善。
補充營養合理飲食: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患兒有食欲就鼓勵其進食,尤其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面湯、面條、牛奶等。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病情好轉后,可逐漸恢復飲食,應從少到多,從稀到濃,逐步增加高蛋白高營養易消化食物,忌辛辣、油膩類食物。
嚴格消毒隔離,防止感染:小兒秋季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患兒腹瀉要做好隔離,糞便應及時消毒處理。患兒用過的東西要進行清洗消毒處理。如奶瓶、碗筷腰在鍋里煮沸數分鐘,以免交叉感染。
加強保暖:小兒秋季腹瀉大多發生在夏秋季,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衣物,避免過熱或過冷。秋季氣溫逐漸轉涼,夜晚睡覺時英注意避免腹部受涼。也可適當使用熱水袋或炒鹽裝進布袋內放在患兒腹部進行熱敷,以減輕疼痛。
預 防
母乳喂養:嬰幼兒腹瀉首先應實行母乳喂養。母乳不僅溫度適宜,營養全面,還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體,有利于預防輪狀病毒感染。要做到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
講究衛生:注意衛生清潔,食品應新鮮、清潔,食具及玩具也必須注意消毒,保持飲用水潔凈,孩子及其看護人都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孩子的被服、用具要勤更換,每次吃東西前要洗手,家長外出回來時要脫去外衣洗手后再接觸孩子。
按時添加輔食:秋季腹瀉屬病毒感染,因此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則容易造成腸道內菌群失調。另外,由于幼兒腸壁發育不全,也不要使用成人慣用的止吐或止瀉藥。因為止瀉藥是通過麻痹腸道蠕動來達到止瀉目的,這樣會使原來不能消化吸收的刺激物質滲入腸壁組織,延長恢復時間,造成病態加重腹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