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11年5月采用中藥煎液保留灌腸治療小兒腹瀉病110例,取得較好療效?,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例患兒按照1992年4月北京腹瀉病會議制定的標準【sup】[1]【/sup】:大便次數>5次/日,稀水樣或蛋花樣便,無膿血;大便常規,WBC≤5個/HP或少許脂肪球,無RBC及膿球,大便培養(-)。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10例,男58例,女52例;年齡3個月~7歲,其中3個月~2歲44例,2~6歲30例,6~8歲36例;平均病程1.5天。對照組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齡3個月~6歲,3個月~2歲65例,2~6歲25例,平均病程1.8天。兩組患者病程、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可比性。
治療方法:兩組均按腹瀉病治療原則給予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利巴韋林靜脈滴注以及退熱等對癥處理。治療組加用中藥煎液50ml保留灌腸,6歲以上患兒用中藥煎液60ml保留灌腸。
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②有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③無效:治療72小時后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結 果
治療組110例中顯效55例,有效4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90例,顯效39例,有效31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為77.78%。兩組療效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討 論
該方中中藥煎液由黃芩、金銀花、連翹三味中藥制成。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黃芩清熱燥濕,三藥共用清熱解毒,既抗細菌又抗病毒。此外,該中藥煎液還有免疫增強、抗過敏及抗炎作用,能抑制炎性介質釋放,減輕腸黏膜炎性水腫,促進絨毛修復,恢復其吸收功能,從而起到止瀉作用。
筆者通過臨床觀察,該中藥煎液保留灌腸治療小兒腹瀉病安全可靠、療效肯定、價格低廉,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方鶴松.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J].臨床兒科雜志,1994,12(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