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水平不斷提高,患者法制觀念普及,患者對護理服務過程也倍加關注,特別是手術室這個相對特殊醫療護理環境,手術對每一位患者都存在緊張和恐懼。我縣屬于少數民族雜居地區,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少數民族患者,為了使這類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手術,使患者以最佳狀態迎接手術,本院自2004年對患者實行術前訪視,效果較顯著。現總結報告如下。
術前訪視
方法:一般情況下前1天上午由次日負責此臺手術的巡回護士訪視者術,并前往病房探視患者。
目的:①通過術前訪視,首先讓患者知道進入手術室后的大致流程,告知患者訪視者會負責患者的全程護理,減輕患者手術室之間的陌生感,增進醫護患溝通。②通過術前訪視巡回護士可了解患者基本情況護理時做到心中有數。③通過訪視過程提高手術室護士對各科室包括??剖中g業務知識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訪視程序:①常規翻閱病歷除了解患者一般基本身體情況外主要了解患者手術史、外傷史有無過敏史初步評估患者對手術耐受程度。②到患者床邊自我介紹,這時對于護士和少數民族患者來說都非常關鍵。首先由科室少數民族護士帶動全科醫護人員,每天早上提前10分鐘上班,學習維吾爾族、哈薩克和蒙古族語言。其次,最初到少數民族患者床旁邊訪視的時候,也是先有少數民族護士帶領科室護士一同前往患者床旁,1個月后,其余護士根據自己平時所學以及這位護士的帶領下,也學到了不少少數民族住院患者的生活認及飲食起居的習慣,為與患者交流打下了基礎。③根據我們護士所學到的少數民族語言,學習2個月后,護士可以簡單的介紹術前的禁食,禁飲的要求,以及進入手術室前的準備和進手室以后的簡單流程。④由于文化歷史背景不同語言溝通方面原因,在向少數民族患者介紹手術的簡單過程,以及麻醉配合知識時護士應盡量用簡單震易懂的少數民族語言,多配合肢體動作,更形象的表達出準確含義。⑤最后確認手術患者是否都能明白護士所說的主要內容,是關鍵必要時,找一位本病區少數民族醫護人員,來協助解釋工作。
訪視結束
回到科室后,會同器械護士以及請示護士長,為此患者制定合理手術護理計劃與措施。
討 論
在對少數民族患者行術前訪視時語言更要通俗易懂,盡量選擇語言與肢體動作結合,甚至會用漢語加少數民族語言合用的情況。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隨時糾正患者各種誤解,讓患者全面正確術前各種信息。在不影響手術及麻醉原則的情況下,尊重少數民族患者的風俗習慣反宗教信仰。通過對少數民族患者術前訪視,使患者增強對護士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基本能很配合術前準備和術前麻醉工作使手術得順利進行。長期接觸少數民族手術患者護士也了解了許多不同民族生活習慣,護士的語言能力提高很快,更好的為少數民族手術患者做好手術各項護理治療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