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BNP)、高敏C反應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響。方法:將136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級)患者隨機分為20mg阿托伐他汀組(A組)、40mg阿托伐他汀組(B組)和對照組(C組),3組均給予抗心衰基礎治療,A組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日,B組加服阿托伐他汀40mg/日。治療前及治療后12周時測定BNP、hs-CRP水平,并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評價心功能。結果:3組患者治療12周時BNP、hs-CRP水平及心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2種劑量治療組BNP、hs-CRP水平均降低,LVEF%均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A、B治療組間BNP水平、hs-CRP及LVEF%無統計學差異。結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礎治療上加用小劑量阿托伐他汀即可以降低BNP及hs-CRP水平,進一步改善心功能。
關鍵詞 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 腦鈉肽 高敏C反應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質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其發生及發展的原因與循環中炎癥和細胞因子的增加有著密切的關系。他汀類藥物除具有調脂作用外,還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調脂外作用,有可能對心力衰竭患者有益,而國內有關他汀類藥物治療CHF的研究較少。本研究觀察了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CHF患者BNP、hs-CRP水平、心功能的影響。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6月~2011年5月在本院門診或病房接受治療的CHF患者136例,其中冠心病68例,高血壓32例,擴張型心肌病20例,風濕性心臟病16例,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Ⅲ級,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50%。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縮窄性心包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嚴重肝臟和腎臟疾病、甲狀腺疾病、任何引起肌酶異常的疾病以及腫瘤等。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20mg阿托伐他汀組(A組)47例,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齡41~78(61.6±7.1)歲;40mg阿托伐他汀組(B組)4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40~80(60.6±7.9)歲;對照組(C組)44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齡43~79(62.7±7.6)歲。3組患者年齡、性別、BNP、hs-CRP、LVEF等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給予標準抗心衰治療(休息、限鈉、硝酸酯、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ACEI和醛固酮拮抗劑等)。A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B組則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所有患者入院均查BNP、hs-CRP,并以LVEF評價心功能,治療12周后復查。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BNP、hs-CRP、LVEF變化情況。hs-CRP測定采用乳膠凝集反應法;BNP檢測采用熒光免疫法快速測定;LVEF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固定1位醫師測定。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治療前后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BNP和hs-CRP水平:3組患者治療后BNP及hs-CRP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三組均P<0.05);A、B組與C組比較下降幅度差異有顯著性(P<0.01)。而A、B組間BNP、hs-CRP水平治療前后差值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LVEF:3組患者LVEF值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A、B組LVEF升高值與C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A、B組間LVEF值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討 論
心力衰竭是各種原因的初始心肌損害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損,機體激活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系統,心肌發生適應性代償,維持心功能,此系統的過度激活,使心室重構從適應性代償發展到失代償,而心肌損傷和心功能惡化,又進一步激活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系統,形成惡性循環。阻止這一循環是治療CHF的關鍵。hs-CRP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癥和組織損傷的靈敏指標,是應激狀態時肝臟在多種細胞因子的作用下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這類細胞因子的變化。有研究顯示【sup】[1]【/sup】,心力衰竭患者血漿中hs-CRP水平與心功能惡化程度相平行。BNP主要由心室肌細胞在心室壓力或室壁張力增高時分泌,具有強大的利鈉利尿、擴血管及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性,是評價心力衰竭病情和預后的敏感指標。
他汀類藥物具有顯著的調脂作用,除此之外還具有抑制炎癥和氧化,如降低炎癥指標hs-CRP水平等,這種抗炎作用獨立于調脂作用以外,有研究顯示可能與肝臟產生hs-CRP的減少或hs-CRP的加速清除有關【sup】[2]【/sup】。心衰時血漿中炎癥因子濃度增加,臨床實踐中提示他汀類藥物對CHF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Horwich等【sup】[3]【/sup】報道應用他汀類藥物能顯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另一項研究顯示【sup】[4]【/sup】,對于有癥狀的擴張性心肌病患者,應用辛伐他汀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和LEVF,并降低血漿中炎性因子及BNP水平。更有研究發現【sup】[5]【/sup】,對于輕中度CHF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10mg/日治療6個月,CHF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提示小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心衰效果肯定。本研究結果同樣顯示,CHF患者在抗心力衰竭基礎治療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2周后,BNP、hs-CRP、LVEF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而治療組間BNP、hs-CRP、LVEF治療前后差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在基礎治療中加小劑量阿托伐他汀,短期即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減輕炎癥反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阿托伐他汀治療CHF可顯著降低BNP、hs-CRP,提高射血分數,改善心臟功能,考慮他汀類藥物對心力衰竭的治療可能與抑制氧化及炎性細胞因子,減輕循環系統的炎癥反應直接有關,但其確切機制及遠期療效仍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Berton G,Cordiano R,Palmiefi R,et a1.C-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ssociation with heart failure[J].Am Heart J,2003,145(6):1094-l101.
2 Plenge,JK,Hernandez TL,Weil KM,et al.Simvastatin lowers C-reactive protein within 14 days:an effect independ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eduction[J].Circulation,2002,106(12):1447-1452.3 Horwieh TB,MaeLellan WR.Atorvastatin and stafi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17):3061-3068.
4 Node k,Fujita M,Kitakaze M,et a1.Short-term statin therapy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an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Circulation,2003,108(7):839-843.
5 Yamada T,Node K,Mine E et al.Long-term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neurohumoral activation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m Heart J,2007,153(6):1055,el-e8.
表1 3組治療前后BNP、hs-CRP、LVEF值比較(X±S)
注:【sup】*【/sup】同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sup】#【/sup】A、B組治療后與C組比較,P<0.05;【sup】△【/sup】A、B組間比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