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結腸又稱腸管神經節細胞缺如癥,是嬰幼兒期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率為0.2‰~0.5‰,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3~4倍【sup】[1]【/sup】。由于近端結腸代償性擴張肥厚,甚至細胞退化變性導致梗阻進行性加重,患兒食欲、營養發育均受影響,必須采取手術或灌腸的方法才能保持大便通暢。新生兒巨結腸經肛門改良Soave根治術,創傷小,恢復快,遠期效果好。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先天性巨結腸患兒60例,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60例患兒中男50例,女10例,年齡28天~3個月,體重2.7~5.5kg,術后平均住院12天。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術前經鋇灌腸X線檢查,診斷明確。其中20例患兒伴有貧血、營養不良等癥狀。
手術方法:本組患兒均采用全身麻醉,經肛門改良Soave根治術。取齒狀線上0.5~0.8cm行環形切口,切開直腸肛門黏膜后正確分離直腸黏膜管層次,然后在直腸肌鞘后壁V形切除直腸肌鞘,拖出病變結腸并給予切除,最后將正常結腸斷端與肛管無張力縫合,吻合前將結腸漿肌層與肌鞘縫合固定4~6針,防止拖出回腸回縮,術后置肛管1根。
結 果
本組患兒均在術后12~24小時排氣,36小時內排便,術后未出現小腸結腸炎、吻合口漏、肛周感染等并發癥。術后隨訪6個月~1年,所有患兒排便成形,有便意,可控制排便,2~4次/日。護 理
術前護理:①腸道準備:術前每日給予清潔灌腸1次,灌腸液用0.9%生理鹽水,液體量按照100ml/kg體重計算,水溫為38~41℃【sup】[2]【/sup】。具體方法為選擇合適的雙腔導尿管,因為導尿管質地柔軟,管端為圓潤形,對肛門及腸道黏膜刺激小。插管時動作緩慢輕柔,遇有阻力或患兒哭鬧時應稍停,在患兒吸氣時順勢插入,到達擴張的結腸腔內,可有氣糞排出。用灌腸器抽吸生理鹽水反復灌洗腸道,讓糞便順肛管流出或吸出,流出不暢時可按摩患兒腹部同時旋轉肛管位置,檢查肛管是否打折或被大便堵塞,使灌腸液能有效排出。要保證每次灌入量與排出量基本相等,盡量不讓灌腸液過多的滯留在腸腔內。如此反復直至排出液幾乎不含大便為止,每次灌腸后可保留肛管2~4小時。灌腸時應嚴密觀察患兒的面色、神志及灌出液的性狀。②補充營養:由于疾病影響,患兒進食量少,清潔灌腸導致腸道營養丟失,機體處于慢性消耗狀態,應及時補充營養,根據電解質化驗結果合理用藥,維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③手術準備:術日禁食、水4~6小時,備血,術前晚及術日晨用生理鹽水清潔灌腸各1次,灌腸后用甲硝唑20~30ml保留灌腸【sup】[3]【/sup】,置胃管。
術后護理:①蘇醒期的護理:麻醉未清醒的患兒,密切觀察患兒心率及血壓的變化,及時清除口腔內分泌物,持續吸氧、輸液、注意保暖。②胃腸減壓的護理:將胃管固定牢固,遠端開放,保持胃管通暢,嚴密觀察胃液的顏色、量、性狀及有無腹脹。適當固定患兒雙手,防止胃管抓脫,及時清除患兒口鼻腔分泌物,定時做口腔護理。③肛周護理:由于手術切口位于齒狀線以上0.5cm處,糞便易污染切口,要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首先耐心向家長做好健康宣教,認識術后肛門污便的原因及護理的重要性,指導家長讓患兒取截石位,兩腿盡量外展,充分暴露肛門口,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清除排泄物后,用無菌棉簽蘸干肛周,然后用吉爾碘棉簽消毒肛門口,由內向外。如肛周發紅、每日間斷用燈泡照烤或小功率電吹風機烘干,保持肛門清潔干燥,避免燙傷患兒。如術后大便頻繁,可局部涂抹氧化鋅軟膏或紅霉素軟膏【sup】[4]【/sup】,以免皮膚潰爛。④營養支持:術后禁食2~3天,禁食期間,每日監測電解質情況,根據化驗結果,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給予充足的營養,增加機體抵抗力,促進康復。
出院指導:該術式易發生肛門狹窄,因此術后10天應指導家屬開始擴肛。戴無菌手套,用石蠟油充分潤滑手指后輕輕插入肛門,停留5~10分鐘,深度要通過吻合口。擴肛時手指要先細后粗,也可用不同型號的擴肛器,逐漸過渡,1次/日,堅持1個月后復診。
討 論
新生兒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年齡小,由于疾病影響進食量少,導致營養缺乏,機體抵抗力差,手術風險大,因此圍術期護理尤為重要。術前清潔灌腸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灌腸前應根據鋇灌腸X線檢查的結果,了解病變腸管的部位,決定插管的長度,灌腸時應注意保暖,檢查水溫是否合適,及時添加熱水防止患兒受涼,同時注意患兒面色,呼吸,體溫等情況。術后常規禁食水期間,保持胃管通暢,靜脈給予充足的營養,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及性狀。該手術方式由于手術刺激及切口影響,術后大便次數增加,患兒排便時易污染術區,因此,肛周護理極為重要,應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預防發生肛周感染。擴肛是術后康復的重要環節,出院前應指導家屬學會擴肛,定期隨訪。
參考文獻
1 袁繼炎.小兒外科疾病診療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182.
2 朱丹,郭先娥,胡露紅.結腸回流灌洗聯合藥物保留灌腸用于巨結腸根治術后患兒[J].護理學雜志,2011,2(4):28-29.
3 王松,范麗英,王興麗.新生兒先天性巨結腸術前甲硝唑回流灌腸的技術改進[J].當代醫學,2010,11(16):109-110.
4 劉繼紅.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20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