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種植義齒 護理 配合
種植義齒是將與人體有良好組織相容性的純鈦種植體(即高科技仿生人工牙根),通過微創手術植入缺牙部位,經過一段時間達到骨整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連接義齒(假牙)以修復缺失的牙齒。它屬于當今口腔醫學精尖技術,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種植義齒是一種新興的口腔修復方式。由下部的牙種植體和上部的人工義齒組成種植義齒已經廣泛地應用于牙列缺損、缺失的修復,特別是全頜種植義齒的應用,為牙槽嵴嚴重吸收的患者解決了常規義齒修復沒能很好解決的一些問題,如固位差﹑功能恢復不好等。骨內種植義齒在完成上部結構修復后行使功能,必然承受咀嚼負荷,并將咬合力傳遞到周圍組織,而骨組織相應有一個適應性改變。
種植義齒的適用范圍
由于種植義齒是一項新的修復技術,并具有其特殊的修復方法和必要條件,患者只有對這種義齒患者的護理較復雜方法有一定的認識,才能自愿并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的工作。由于種植義齒有其種植嚴格的適應證與禁忌證,應當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分析、設計,對于不適宜種植修復的患者應改作其他修復方法,因為種植義齒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傳統修復方法。作為一種新技術,種植義齒面臨著宣傳教育的問題。正確向患者提出作種植義齒修復建議,借助對患者的科普知識的傳授,有利于廣大患者對種植義齒有這卻的認識和切合實際的愿望,并能使其正確使用和保護種植義齒,以保障自身健康及提高種植義齒的成功率。
種植義齒患者的手術護理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種植牙不太了解,缺乏相關的知識,或者期望值過高,難免要緊張恐懼。這時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及時和患者溝通,把相關的知識及治療方案以及治療效果告知患者使之解除疑慮更好的配合。
護理配合:①將患者安排在治療椅上,根據手術部位調好椅位燈光。②讓患者用1:5000氯已定液含潄3次,每次至少1分鐘。然后用碘伏消毒口周及頜面皮膚。③將X線平片及種植體模板圖片置于讀片上,便于醫生術中隨時觀察,以利于操作。④打開手術包,將吸唾管,定位模板用生理鹽水浸泡后放于包內無菌區。⑤戴手套,協助鋪巾,擺好器械。安裝好種植機及接好冷卻水道,檢查其工作情況。⑥備1%碘伏消毒口內種植區黏膜,準備麻藥,供醫生注射。⑦在醫生切開,分離黏骨膜時,牽開口角,吸唾,協助暴露術區。⑧在牙槽嵴暴露后,準備持針器及縫線,以備懸拉組織瓣。⑨在種植窩制備過程中,及時吸去冷卻液,充分暴露手術區域,以利醫生操作。⑩在種植窩制備完成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將種植體放入備好的種植窩,用手指推壓就位,或者用骨錘輕擊傳力器。直至種植體完全就位。種植體就位后,年骨膜瓣復位,縫合,剪線。術畢,擦凈患者口周血跡,清理用物。
術后護理:患者戴用義齒后,應向患者詳細講解種植義齒使用的注意事項,包括口腔衛生健康教育。①種植牙與天然牙相比,對牙合力特別是水平方向力有相對較低的耐受力,應正確使用種植牙,避免咀嚼過硬的食物及偏側咀嚼等不良習慣,防止種植義齒受力過大而影響其使用壽命。②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種植義齒成功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讓患者進行有效的口腔清潔,特別是種植基樁周圍的清潔。必須用特別的牙間隙軟刷等清除食物殘渣、軟垢,以免造成種植體周圍骨組織吸收。③種植義齒修復后告知患者應按醫囑復診,一般情況下,2~3個月復查1次,1年后半年復查1次。如發現問題及時復診處理。
參考文獻
1 梁星,主編.種植義齒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
2 徐君伍,主編.口腔修復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
3 宮蘋,梁星,主編.陳安玉口腔種植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