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提高表現為闌尾炎癥狀回盲部及升結腸癌的術前確診率。方法:回顧臨床表現以右下腹痛或轉移性右下腹痛為首發癥狀的回盲部癌患者11例,術前確癥10例,術中確診1例。結果:術后切口感染3例。隨訪11例,目前存活10例。結論:經過仔細詢問病史,查體及通過輔助檢查,表現為闌尾炎癥狀的回升結腸癌,基本上術前能明確診斷。
關鍵詞 回盲部及升結腸癌 闌尾炎癥狀
資料與方法
2006~2011年臨床表現以右下腹痛或轉移性右下腹痛為首發癥狀的回盲部癌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齡32~76歲,45歲以上8例,平均54.3歲。臨床首發癥狀為轉移性右下腹痛9例,陣發性右下腹痛2例,伴惡心,嘔吐5例,畏寒發熱6例,腹脹,腹瀉3例,2例平時大便有黏液樣便或血便,進行性消瘦4例。右下腹有包塊3例,直腸指檢均為陰性,血白細胞計數10×10【sup】9【/sup】/L 8例。
診斷和治療:術前常規予腹部立位片檢查:6例可見腸擴張,其中3例可見氣液平。B超提示:右下腹有包塊4例。急診行CT檢查示回盲部及升結腸腫瘤,上述共10例,予抗感染治療,完善檢查后手術。1例術前腹部立位片、B超、CT檢查均無異常,急診手術治療,闌尾根部旁有一質硬腫物,術中活檢示腺癌,行右半結腸一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
結 果
術后切口感染3例。隨訪11例,目前存活10例。
討 論
有些回盲部及升結腸癌以急性闌尾炎的表現發病,回結腸癌被遺漏,貽誤了結腸癌治療的最佳時機,據報道此類患者占大腸癌的10%~15%【sup】[1]【/sup】。國外文獻報道右半結腸癌誤診急性闌尾炎約10%~20%【sup】[2]【/sup】。急性闌尾炎的癥狀和體征往往掩蓋了回盲部及升結腸癌的表現而誤診。有人認為表現為闌尾炎癥狀的回盲部及升結腸癌原因有:①結腸癌的生長造成腸腔內壓力增加,闌尾腔內壓力也相應增加,引起右下腹痛;②回盲部癌腫可直接壓迫或侵及闌尾基地部,導致闌尾腔狹窄或梗阻;③結腸腫瘤組織壞死感染向周圍擴散;④闌尾在癌細胞的作用下,其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可增生,可使闌尾腔變狹窄引起炎癥;⑤腫瘤累及闌尾系膜血管、淋巴管或癌栓阻塞,導致淋巴及血液循環受阻,繼發闌尾炎。故有人認為急性闌尾炎癥狀可以是結腸癌的早期臨床表現之一【sup】[3]【/sup】。
經驗:①對于臨床首發癥狀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或陣發性右下腹痛,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瀉3例,大便習慣性改變,近期進行性消瘦、右下腹有包塊者。應警惕存在結腸癌的可能。尤其55歲以上的患者,一定要仔細詢問病史,常規行直腸指診和大便潛血試驗、腹部立位片、B超、CT檢查可以提高表現為闌尾炎癥狀的回盲部及升結腸癌術前確診率。另外,腫瘤標志物CoTA、CEA、CA 19-9等測定也有一定參考價值。②表現為闌尾炎癥狀的回盲部及升結腸癌要有充分的認識,并注意腫瘤年輕化的趨勢。手術中詳細探查如發現病變,應快速病理切片檢查。如確診為結腸癌,爭取行根治性切除。對術中發現的疑難異常情況診斷處理無把握時要及時請上級醫師指導或參與,這些都是提高闌尾炎癥狀的回盲部及升結腸癌的。
參考文獻
1 許可勤,何建軍.右半結腸癌并發急性闌尾炎:附51例報告[J].中華外科雜志,2009,18(4):376.
2 徐賢禮,吳素琴.右半結腸癌誤診20例初步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06,13(7):26-27.
3 劉洪俊,李迅庚.急性闌尾炎并存結腸癌漏診22例分析.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4,3(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