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鄒強眼里,袁兵就像真的“援兵”一樣,每每公司推行新戰略時,都是他身先士卒。“袁兵就是我最強力的臂膀,開創卓杰行之前,他已有了十余年的車輛銷售經驗,對整個二手車行業的各種操作流程都諳熟于心。而我出身IT,雖有較強的戰略意識,可一旦涉及具體實施,袁兵超強的行動力就變成了公司發展成敗的風向標。”卓杰行CEO鄒強說,進入二手車這個行業他純屬半路出家,在平時的工作中,他習慣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企業戰略,而能擁有這份“閑情”,根源就在于公司前端的實施推進與管理,副總裁袁兵幾乎都能一應包辦。
和明朗爽快的鄒強不同,大他7歲的袁兵沉穩而內斂。“通常情況下,我喜歡靜靜地聽鄒強那些天馬行空的規劃設想,因為從中我能判斷出哪些戰略發展思路更適合。一旦確定之后,我就會堅決推行。”
一位是火一樣熱情多思的戰略規劃師,一位是冰一般冷靜實戰的執行家。當出其不意的奇思妙想遇上了腳踏實地的行動派,鄒強和袁兵這對“冰火組合”,讓卓杰行得到了迅猛發展。
兩人2006年創業至今,其月銷量已從最初的十幾輛車變為現在300輛以上。卓杰行事實上已成為這一行業的老大。相對業內平均月銷售量50~80輛的數字而言,頂著北京限購政策的寒冬,這樣的業績已屬難得。
“他出點子,我邁步子”
改“購銷”為“寄賣”
卓杰行取得驕人業績的根源,在于鄒強停不下的思考和靈活創新。
2008年7月,卓杰行正式運營已有了一年半的時間。但每月50~60輛車的銷量,讓出身IT的鄒強坐不住了,這與他在IT行業中常見的高速發展格格不入。
為了抓住客戶,鄒強和袁兵建立了客戶服務體系,如車輛評估中心、定價中心、維修車間,甚至客戶的代步車等。但這些并沒有讓品牌顯著提升,甚至高昂的服務成本讓他們長期處于虧損的邊緣。
“我感到鄒強心急了,但我一時也沒有辦法幫他走出這個思維困境,因為業界能‘玩’的招,我幾乎都用上了。只有接手更多的工作,以便給鄒強多點時間去思考。”袁兵說。
此時中國電子商務如火如荼,IT出身的鄒強敏感地“嗅”到了一些新火花。“很多做電子商務的公司,自己不備貨,他們通過搭建信息平臺讓銷售者和購買者形成對接。我們為什么不改變一下自己的做法,從行業傳統購入舊車再倒手賣出的方式,改為讓客戶在我們這里‘寄賣’,這樣可以讓我們減少很大的購車資金上的成本壓力。”鄒強說,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卓杰行像個代理渠道,從中賺取自己的差價或服務費。
袁兵聽到這個想法,只有一個態度:“做,這事我看成。”雖然袁兵表示強力支持,但這樣的方式是否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他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把握。“二手車企業能否做大的關鍵在于車源,所謂‘得車源者得天下’。但說實話,這種‘寄賣’思路與傳統完全不同,我當時想先堅決執行,走一步看一步。”
有了袁兵的支持,鄒強很快制定了具體的銷售策略。首先,不再壓價收購客戶的舊車,而是和客戶協商,讓客戶能自主定價。之后,將車放在卓杰行進行銷售,不對車進行任何清理和改裝,讓購買者能夠看到最原始車況。從不銷售事故車和翻新車的卓杰行,這下連車輛清理費用都一并省了。“很多業內同行都通過重新清理的方式,來掩蓋車輛原有的瑕疵,我認為這對消費者是一種欺騙,我們希望給到用戶的車是絕對‘原版’的。”鄒強說。
然而此后的幾個月,卓杰行的“新政”收效卻不盡如人意。原本每月近60輛車的平均銷售量,一下子變得不到10輛。
“我那時感覺心里壓力特別大,雖然袁兵還在努力支持這一政策,但同行們都認為我們這樣做如同‘一群傻瓜’,很多人說‘你們都不出錢買的車,哪個客戶會相信啊。’”鄒強說。
袁兵同樣焦灼不安,但他卻用信任給了鄒強最大的空間和支持。“那時我們之間沒有任何抱怨,誰的思路不好、誰沒有努力推動銷售等等,這些話我們之間從沒有聽到過。我清楚鄒強的性格,壓力之下讓他能多安靜思考,一定能找到應對之策。”
其實,鄒強心里很清楚,“寄賣”模式乏人問津,更多的問題是了解這一模式的客戶太少了,卓杰行只有擴大影響力才能有機會讓“寄賣”成功。
很快,鄒強決定放棄原本行業內慣行的10%代理費原則,而改為每輛車只收取500元手續費的方式。“10%的代理費,即便一輛只有5萬元售價的車輛,我們的收費都能達到5000元左右,而那時即使是奔馳,我們也只收取500元的手續費用,這在行業內形成了震動。”
新方式很快得到了用戶的支持,卓杰行迅速拿到了更多的車源。“新政”以前,卓杰行2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廳即便車源最豐富時,其利用率也不到60%,而當車主認可了“寄賣”模式之后,使用率超過了80%(另20%以內為辦公區),車輛近200輛,甚至一度有很多車需要放到展示廳外才行。
“他曬黑,我心疼”
二手車搬到CBD
采用“寄賣”模式之后,卓杰行裁剪了原本冗余的服務體系,只保留了呼叫中心等幾個核心部門,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到了2009年8月份,我們的服務費標準也提升到了1%,銷售量則實現了月超100輛的規模。”鄒強表示。
但好事多磨,剛剛有所起色的卓杰行開始受到同行的排擠。“因為‘寄賣’+低服務費的方式能實現車輛的快速流通,使賣方可以賣高價,買方可以省錢,而我們靠走量掙錢。因此上下游的客戶也就越來越多了,這讓同行很眼紅。從9月份開始,我發現同行們天天都會布‘重兵’到我們的店面門口來‘搶人’。”袁兵說。
對此,鄒強和袁兵都感覺很是無奈。袁兵為了扭轉逆境,甚至也親自帶隊跑到太陽下去和同行們“搶”回本應屬于自己的客人。結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鄒強就發現袁兵比以前黑了不少。
“看到袁兵被曬黑,我感覺很心疼。”看著自己的生存空間被同行們壓制,鄒強決定離開這個混亂的環境。“傳統二手車市場的環境,不適合我們建立自己的品牌。我要把卓杰行放到CBD去。”在他看來,被搶客戶的過程中,最大的損失是一旦客戶被別的公司惡意“傷害”,如被拿走了汽車資料或拽住不放,客戶走后都會認為是卓杰行不好。
然而,要離開奮斗多年的二手車市場,袁兵對鄒強的這個新決定,感覺有些遲疑。“我在二手車市場已經摸爬滾打了多年,離開這去一個周邊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地方,還會有客戶來嗎?”袁兵心里有些打鼓,但長期合作交流中,他感覺鄒強有時的奇思妙想,確實能夠有出奇兵的效果。“雖然心里沒底,但我覺得我應該繼續堅定地支持他,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默契。”
在得到袁兵的理解之后,2010年5月,在北京SOHO尚都的地下4層,“新”卓杰行開張營業了。
“剛到這的時候,我兩眼一抹黑,什么都得重新來。”袁兵說,不僅當初很多的員工因為這次搬家而離開了他們,初來乍到客戶稀缺也是他們必須要挺過的一關。
好在袁兵在行業的知名度頗高,很多車源都表示可以大力支持他們,很快在這個地下四層的停車場中,就擺放了數百輛等待寄賣的二手車。“客戶的反應也出乎我們的意料。”鄒強說,原本北京東部城區不是二手車的主戰場,但隨著卓杰行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客人選擇到這里來看車。“在這,客人感覺到更像是在一個‘精品店’里購物。”
從2010年5月份到9月份,卓杰行保持了每月近百輛的銷售業績。但此時一個“壞”消息正慢慢走近,北京的“車輛限購政策”來了。
“他主創新,我主實戰”
“曲線突圍”北京周邊
此時的鄒強和袁兵都有著一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到了2010年12月23日,政策終于落地了,而我們展示廳的車輛也只剩下了十余輛。”業績一落千丈,從月均100輛到零成交。“這真是跟晴天霹靂一樣。”鄒強說。
但袁兵這時反而不那么著急,他已經習慣了鄒強的作風。“我知道越是壓力之下,他越能出什么新點子。”袁兵對這個老朋友很是放心。
事實確實如袁兵所料,當新政出臺還不到一周的時間,鄒強就決定和袁兵一起去北京周邊市場看一下。“我想北京做二手車的市場是不行了,但還是有很多的車主希望賣車。既然北京能買車的人受政策影響變少了,我們為什么不看看周圍市場能否消化這些資源。”
此后的幾周時間,鄒強和袁兵走遍了石家莊、保定、承德、棗莊、天津等多個周邊二手車市場。“這趟收獲頗豐,我們發現周邊市場潛力巨大,很多經銷商都對從北京收購二手車有著很大的興趣。”鄒強說。
面對這樣的巨大需求,袁兵也有了新的思考,“我和鄒強的配合一向如此,他主創新,我主實戰。既然鄒強找到了這么大的市場,我就考慮是否可以讓更多的4S店面加入這一新的運行模式。”
袁兵的思考與鄒強不謀而合。“我們同北京幾乎所有的4S店面都達成了協議,讓我們的服務專家進駐他們的4S店,幫助用戶熟悉整個二手車換新車的買賣流程,并通過我們的平臺將他們的車先賣掉,然后再幫用戶拿到購車指標,之后協助用戶完成最后的買車程序。”鄒強表示,這一思路讓他們從二手車銷售店一躍成為了車輛經銷渠道。
如今,卓杰行每周都會舉行車輛拍賣會,北京周邊大量二手車經銷商都會來此“購貨”。到今年10月份,卓杰行已經連續數月銷量突破300輛,服務費也提升至3%,公司開始盈利。
而今,業務的穩定讓鄒強和袁兵有了更大的野心。“鄒強考慮開辟外埠市場,讓我們對經銷渠道和部分個人用戶的服務能夠更加貼近他們。”袁兵此時已不再是管理一個區域的領導者了,在新的戰略之下,他和鄒強開始了更多的協作。“我會負責培訓更多的中層骨干,同時一如既往地開拓新領域,而原有領域就由鄒強來維護,同時他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