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宣傳作為實施政治領導的一種方式,他必然要服務于一定的政治力量,這在國外國內都是一樣的。主流的新聞媒體應該展現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那么,在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的今天,我們的主流新聞媒體應該弘揚什么樣的主旋律呢?
首先。應弘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任務,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維護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其科學涵義是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適合中國特點的道路,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即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走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照抄、照搬別國經驗、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路。中國特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在經歷了曲折的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創造性把馬列主義的理論解決中國改革發展的實際問題所形成的發展道路。
中國自1978年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更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事實證明,這條道路非常成功,而且,我們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然需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的繁榮富強是某些西方大國不愿意看到的,他們以推行“和平演變”為目標,輔之以經濟上的不斷打壓,軍事上極力圍堵,政治上的多方孤立,文化上的刻意漠視,以壓促變,妄圖遲滯中國的發展甚至搞垮中國。
黨報黨刊作為主流新聞媒體,要承擔起大力宣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使我們的人們群眾真正認識到中國是如何從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的;真正認識到為什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真正認識到團結、穩定、和平、發展對于我們是多么的重要。從而更加自覺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自覺的維護安定團結的發展環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時通過對主流的社會思潮和文化的宣傳,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了解到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的發展是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從而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通,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
其次。要弘揚民族復興的偉業,團結最廣大的炎黃子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明,而且延續數千年而不中斷,具有悠久、深厚的文明積淀。這種文明積淀,是經濟不斷發展、政治不斷完善、文化不斷繁榮、科技不斷進步,數千年不間斷的積累,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極為寶貴的文明成果。如果說在春秋戰國以前華夏文明還沒有展現出領先世界的繁榮,那么在漢唐時期,華夏文明已經無可爭議成為世界文明中最為耀眼的明珠了。直至元明時期,華夏文明所展現出來的成就,依然領先于世界。華夏文明曾經的輝煌,無疑是所有的炎黃子孫的驕傲,是包括所有兄弟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財富,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巨大貢獻。弗蘭西斯·培根就曾經說過:指南針、印刷術、火藥的發明,對人類的進步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可惜培根先生并不知道,這三樣東西都是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成果。也無怪拿破侖要把他那個時代已經落后了的中華民族喻為沉睡的雄獅,因為這個民族原本是具有非凡智慧和強大創造力的。
但近代以來長期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使我們對原先的輝煌文明失去了信心,于是漸漸地,我們把曾經的輝煌文明當做了歷史,而且漸漸在遺忘。但西方社會的精英人士可沒遺忘,他們一方面在從輝煌的華夏文明中吸取智慧和靈感,一方面在刻意漠視華夏文明,想讓華夏文明真正成為歷史——他們清楚這種文明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與我們相鄰的印度文明,被西方世界的英法沒花費多大力量就將其中斷,連自己的官方語言都未能使用本民族語言。而對于華夏文明,西方可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多方人手,發動多輪入侵高潮。最終的結果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趕走了外國侵略勢力,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出現這樣的結果,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是中國的人口太多難以控制?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太落后難以向化?都不是,真正的涼因是華夏文明的頑強生命力,使得中華民族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甚至于可以滅掉中央政府,但始終無法撲滅民族的抗爭(比如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逐步把中國建設成為擺脫了貧困落后、正在和平崛起的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征程。90年的奮斗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全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核心力量;60年的發展歷程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主流新聞媒體,對此應有足夠清醒的認識,通過宣傳,使民族復興成為全中華民族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意志、共同的努力方向。我們應大力宣傳曾經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讓華夏子孫知道祖先為人類、為世界作出的貢獻,留下的財富;讓世界了解華夏文明,了解華夏文明對世界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了解華夏文明的與人為善、和平共處的特征。通過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我們不僅要建設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而且要建設高度發達的精神文明,使現代的中華文明與曾經的華夏文明一脈相承,成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宣傳,使全中華民族了解到民族復興對于全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通過宣傳,讓世界了解中國獨立發展、和平發展的決心和目標,不再把中國的發展和崛起看作是威脅,進而接納崛起中的中國,增強世界維護和平的力量,促進世界和平。
第三。弘揚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和支撐,是當代中國奮發圖強、不斷創造嶄新業績的力量源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是和諧文化建設的主旋律,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等的綜合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在五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作為一個民族漫長歷史的積淀與升華,這種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之中,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靈魂。時代精神是一個社會在最新的實踐中激發出來的,反映社會進步的發展方向、引領時代進步潮流、為社會成員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是一個社會最新的精神氣質和精神風貌的綜合體現:改革創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黨帶領人民破除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取得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這種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于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地融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
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任務。歷史證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昂揚奮進的民族精神,沒有堅韌不拔的民族品格,沒有萬眾一心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擁有自己的地位和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呼喚偉大的精神。能否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民心,鼓舞斗志,直接關系著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關系著中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能否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主流新聞媒體應該摒棄狹隘的利益取向,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己任。百余年的歷史表明,西方世界并不希望中國獨立自主、繁榮富強,他們希望中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附庸,成為既有所發展,又不太發展的永遠追隨西方世界的可控制的國家。中國要獨立自主、繁榮富強,必然要承受來自西方世界的種種非難和重重阻礙。這種非難和阻礙主要表現為既有發展的外部環境的不順利,也有西方世界對我們進行“和平演變”,進行民族分化、階層分化、集團分化等種種“內部搞垮”的動作。因此,我們的主流新聞媒體應該大力宣傳和弘揚全民族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增強民族凝聚力,團結一心,并力一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應該大力宣傳和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改革發展成為民族共識,成為民族自覺,從而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向深層次快領域發展,使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得以凸顯,創造性得以發揮,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繁榮富強、文明和諧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