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寶祥在第8期的《理論視野》上撰文指出: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大會上指出黨面臨著“四個危險”,這是對全黨發出的警世之言!冷靜觀察一下我們的社會狀況,冷靜觀察一下我們黨的黨員狀況、黨的組織狀況以及黨的領導工作狀況,就會明白,“四個危險”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確實實地存在著。我們對“太平盛世”之類的高調,應采取謹慎態度。研究如何化解我們黨面臨的“四個危險”,重溫一下當年在延安毛澤東同黃炎培有關跳出周期率的對話,也就是《窯洞對》,會得到啟發。《窯洞對》所論,正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執政黨面臨的危險。“四個考驗”,總起來說,就是執政的考驗;“四個危險”,消極腐敗是最大的危險。腐敗現象已經給黨的機體造成了很大的損害,給黨的道德形象造成了更大的損害。化解“四個危險”,經受“四個考驗”,實質是如何堅持立黨為公,做到執政有效的問題,是黨處在執政地位以后如何保持活力和清廉的問題。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這個“人”,就是指我們黨的干部隊伍。化解“四個危險”,實際就是如何管好我們的干部隊伍的問題。這當然要從各方面作努力,包括加強教育、制度、紀律等等。但實踐表明,發展民主政治(人民民主和黨內民主),堅持走民主新路,是根本途徑。《窯洞對》的深刻思想沒有過時,而且正切合當前的實際。最有效的監督,是民主監督,也就是毛澤東說的“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結合當前實際來講,就是要落實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黨內,黨員也應有這樣的權);讓人民來監督政府,來監督執政黨;讓黨員來監督黨組織的領導者。離開了有效的民主監督,其他舉措的效果都會打折扣。這里講的民主,是鄧小平所說的“切實”的民主。人民群眾確實感到自己是在當家作主,這樣的民主,才是切實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