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學畢業的“姥姥級”農婦,創作了五百多首童謠、快板,她50歲以后成明星——童謠大王任秀茹,帶我們走進她的“找樂生活”……
一天,在家做全職姥姥的任秀茹,哄外孫女看童書學歌謠,但只讀過一個月初中的她,童書上好多字不認識,她念著念著經常卡殼,索性決定自編自寫歌謠,說給孩子聽。雖識字有限,但這位愛學習的老太太喜歡看地圖,對全國省市自治區的方位和省會名稱了如指掌。于是,就有了下面這首歌謠:“兩湖兩廣兩河山,爸爸開車過了關;五江二寧青甘陜,爸爸開車不怕遠……”這首“姥姥原創版”童謠讓外孫女學到地理知識,還上了親情課。此后,任秀茹每天苦思冥想,隨處可見的景象都成了她筆下的素材,領著外孫女喂雞的情境也寫進了歌謠:“一只小雞叫喳喳,兩只小雞不找媽,三只小雞手拉手,四只小雞做朋友。”
任秀茹出口成章的本領,很快傳開,她成了遠近聞名的“多才姥姥”。合唱團要她寫快板、三句半,一些歌友、鄰居也紛紛找她要歌,她有求必應。鄰居愛打麻將,她就寫了幽默童謠:“大姑給了整三百,奶奶拿了去搓麻,十天半月全輸光,這下奶奶著了慌……”一位打工妹找她傾訴找工作的苦惱,任秀茹就寫了段快板《闖北京》:“……要想工作找得好,首先{爾得會電腦,要想掙錢掙得多,電腦文憑加開車,什么文憑都沒有,就靠勤勞一雙手……”
2004年夏,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任秀茹每天晚上做完家務就寫童謠。她買了一張拼音表貼在廚房墻上,邊和面揉饅頭邊看,一本字典都快被她翻爛了。任秀茹把自己創作的九十多首童謠抄寫清楚,寄給“北京新童謠”征集活動組委會。很快接到通知:《拔河》等多首童謠獲獎,農婦姥姥上了電視,被人稱為“新童謠大王”。
從此她寫童謠、寫快板、順口溜,看見什么寫什么。看見夜查酒后開車,就寫快板:“如今司機特別多,男女老少都開車,司機朋友們請注意,開車不是做游戲。交通規則都遵守,交通事故就少有。同學聚會會朋友,開著車去別喝酒。”
2010年3月,一對新人請她主持婚禮,任秀茹被迫“過了回婚禮主持人的癮”。什么情啊愛啊的詞她不會寫,寫出一套“任教版”的主持詞。“同事同學和親友,掏出紅包斟滿酒……”任秀茹一開口就發揮“童謠大王”特長,滿場爆笑。新人對拜后,她又開始說:“祝他們三天兩頭常回家,吃完了這媽吃那媽,吃媽喝媽別氣媽,老媽情愿把錢花。”大家笑成一片。她還提前準備獎品有獎提問,把婚禮主持得熱鬧成功。
去年,任秀茹在韓國旅游,過三八線地道時,一位旅友說:看你眼熟呀,是電視上播的童謠老太太吧?大伙立刻都圍上來。任秀茹只好承認。導游激動地宣布:意外驚喜,我們幸福地和“童謠大王”一路同行。話音落地,整個旅行團都沸騰了。任秀茹一看,別閑著,給旅友們說快板、誦童謠,讓大伙樂呵樂呵吧。
任秀茹已創作了五百多首童謠、快板,這幾年,北京電視臺、鳳凰衛視、遼寧電視臺相繼邀請她做客,農婦成了明星。在北京魅力女性演講比賽領獎臺上,她說,我現在享受著幸福的老年生活:“婦女頂起半邊天,生活翻了好幾番;田間小路變大道,家用電器配成了套;固定手機上網卡,手中的存折有密碼兒!”
(責編:辛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