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103-01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用電需求的迅速凸現,電路鋪設所經地區往往房屋眾多,用傳統的全站儀丈量,很難迅速在現場選出一條最佳路徑。另外,在崇山峻嶺中,樹林茂密,通視條件很差,路徑選擇成為電力建設的關鍵環節。本文介紹了電力線路建設中的一般路徑選擇原則,并基于沈陽城市建設中電力線路鋪設的實際,探討了圖上選線、現場選線實踐,提出了線路建設中的設計思路。
關鍵詞:電力勘測 電力線路設計 電力實踐
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資源,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近幾年,隨著城鄉建設的大規模發展,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日顯重要,輸電線路的科學選徑成為基礎電力建設的基礎。在送電線路設計工作中,筆者深刻體驗到線路的路徑選擇在線路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想法,將線路設計的路徑選擇的體會向大家介紹。
1 新的圖上選線方法的應用
圖上選線是路徑選擇的先期準備工作,包括取得各種所需資料并在地形圖上設計線路方案。過去一般需要現場測得地形圖,如今各測繪單位就有各種比例的航測圖。圖上選線在五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的地形圖上進行。地形圖最好要較新版本的,比例要切合實際,觀看此比例的圖紙既可把握全局又可兼顧局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室內選線還可結合各類衛星圖片軟件同步進行參考,在實際工作中較為常用的為Google地球。該類軟件對大部分城市均有較清晰圖片,在先期選線過程中可盡量避開現有地表設施,將線路路徑合理化、準確化。選定后的路徑在該軟件中均可查出任一點經緯度坐標,對下一步的現場選線具有指導性作用。
2 現場選線
現場選線是把室內選定的路徑在現場落實、移到現場,為定線、定位工作確定線路的最終走向,設立必要的線路走向的臨時目標(轉角樁、為線路前后通視用的方向樁等),定出線路中心線的走向。在現場選線過程中,還應顧及到塔位特別是一些特殊塔位(如轉角、跨越點、大跨越等)是否能夠成立。對于超高壓送電線路,還應考慮沿線每6~8km有一設置牽引機或張力機的場地及設備運達場地的條件。
現場選線的工具早期多為經緯儀及全站儀。現GPS測量(即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也較為普遍,采用衛星定位測量既快捷、精準度又較高,且可大量減少在選線過程中的林木砍伐量,將環境影響降到最小。結合上文中提到的線路路徑在Google地球中查出的經緯度坐標,可在現場較為快速準確地將路徑選定。若要將其繪于地形圖上,只需將經緯度坐標換算為地形圖對應坐標系數據即可。
3 路徑選擇的原則
選擇線路路徑時應遵守我國有關法律和法令。線路路徑的選擇應結合交通條件及地質地形情況考慮。沿線交通便利,便于施工、運行,但不要因此使線路長度增加較多。若條件允許,最好將路徑選在交通相對便利的地方,現在的施工及運輸一般都由較大型的機械來承擔,若交通不便,勢必影響施工進度。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使路徑長度最短、轉角少、角度小、特殊路越少、水文地質條件好、投資少、省材料、施工方便、運行方便、安全可靠。
地質方面一般應觀察記錄沿線地質地貌現象,對土、石、水等做必要的物理與化學分析,如土壤種類、濕度、水質對混凝土的侵蝕程度等。除按上述常規經驗選擇外,還應特別注意避開采空區,以免地面塌陷而危及線路安全。如一些采掘業發展史較長的省份,采空區相當多,再加上部分小礦私挖濫采,造成了許多地區地面塌陷而危及建構筑物的安全。
另外,線路應盡可能避開森林、綠化區、果木林、防護林帶、公園等,必須穿越時也應選擇最窄處通過,盡量減少砍伐樹木。路徑選擇應盡量避免拆遷,減少拆遷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線路應避開不良地質地段,以減少基礎施工量。應盡量少占農田,不占良田。應避免和同一河流或工程設施多次交叉。
4 與城市規劃部門的溝通
對未來路徑選擇的設想,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城市和鄉鎮企業更是發展迅速,大中型城市用電負荷劇增,致使220kV送電線路向大城區供電已不能滿足其發展的需要,500kv送電線路伸入市區已成為必然趨勢。這就要求規劃設計部門、工程建設部門盡早做好電力負荷增長的長期規劃與預測,并依靠當地政府提前做好必要的送電線路路徑的規劃選擇,特別是在擁擠地區和線路路徑卡脖子的地段,在做好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的同時,應預留好送電線路路徑走廊。
架空送電線路路徑的選擇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不可一概而論。一條線路很難通過一次勘測就可以完全通過,往往要經過反復修改線路走向。選擇路徑過程除文中提到的這些情況外,還有很多不可預見因素。但不論過程如何,路徑選擇的最終結果都是為了將路徑合理化、 經濟化、安全化。以上是本人在線路設計中總結的一些體會,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批評指導,以求改正和完善。
5 結束語
我國城市化及工業現代化在飛速發展,城市的生活用電及工業用電負荷日益增大,保證供電的可靠性及提高供電的質量,電力線路的勘測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電力線路建設的實際過程中,要密切協調城建關系,回避由于線路鋪設與城市規劃建設的沖突,科學建設線路走廊,為迅速發展的社會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基礎動力。
參考文獻
[1] 李林易.輸電線路設計中的防雷措施及應用.云南電業,2010.01
[2] 魯元兵.輸電線路覆冰脫落及斷線分析.浙江大學,2010
[3] 顧翀、姚楠、孫衛紅. 輸電線路勘測設計與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的結合.《電力勘測設計》,2005年.02
[4] 楊志強.輸電線路設計環境影響的因素與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