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35-01
摘要:馬克思主義為社會主義民主運動指明了方向,也是現代社會主義國家從社會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的指路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針對的是中國的實際國情,中國共產黨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將其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結合了起來。它的歷史進程、中國化的方法,還有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作用都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 歷史啟示
馬克思主義在闡述改造世界的問題方面是其他的論著都不曾涉及過的,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畢生的研究和學習,透徹的分析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并指出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而走向共產主義的歷史發展規律。
俄國的十月革命為中國共產黨送來的是馬克思主義,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道路上,無數共產黨人做出了貢獻,張聞天先生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然后,中國共產黨人就開始了堅持不懈的研究之路。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從革命中、從發展中、從開放中、從外交中、從中國社會的諸多方面中尋找著這一理論的真諦它是一個深刻而具有實踐性的命題。
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值頂峰時期,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先生卻以獨到的慧眼觀察到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包括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弊端等問題的深刻論述,自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就被中國共產黨人積極的學習和研究,但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學習馬克思的同時也意識到現狀的不同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的應用絕不是照搬照抄,所以中國共產黨在接受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同時,為了使馬克思主義更好的指導中國革命,他們就開始了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探尋之路,就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是不斷進步的,絕對不是僵化的過程,在中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得到深化和豐富,適應著中國的發展。
2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方法就是要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得以實現的基本方法。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社會背景從根本上就決定了中國的社會現狀要想得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就不能照抄照搬,因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基本上針對的都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對于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中國共產黨在借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了中國的歷史發展背景以及社會現狀的問題。而且馬克思主義的各種理論也只有與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時候才能夠被毫無保留的利用,才能對推動中國的歷史進步起到重大的作用。
毛澤東同志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武裝對取政權,農村包圍城市就是吸收了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但是又聯系了中國的實際國情,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比重和建立新政權的信念都足以使他們成為武裝斗爭的核心力量。農村包圍城市的指導方針終于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運用為中國革命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也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容。《實踐論》和《矛盾論》的著名論著是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在遵義會議上的確定和延伸之后寫的,這兩部著作都緊密聯系著中國的實際現狀,但是卻沒有忘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作為依據,這也標志著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開始走向成熟。
鄧小平同志在發展中國,是中國走向富裕的道路上,也是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徹底實踐者,他根據中國國情提出的治理方針就是這方面最好的論證。中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狀是他制定任何策略仿真度餓前提,也只有在這樣的實際面前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才能夠迎合中國的國情,才會使中國的社會發展一直處在正確的軌道上,才不會走彎路,所以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進步,鄧小平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發展中國的同時,絕對不會忽視中國的基本國情,在香港和澳門的問題上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戰略方針。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第四代領導集體都在中國社會主義的進化過程中貫徹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依據,深入國情,與時俱進,更加豐富了馬克思的思想內容。
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啟示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之所以一貫的堅持不懈的貫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實現民族復興。消滅壓迫和剝削,最終走向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之路,而只有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才能夠使中國人民少走彎路,以最快的發展進程完成這一歷史使命。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堅定信念,不要忘本。與之前的許多先進分子相比,中國共產黨取得成功的很大因素是因為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來觀察和探索中國的發展之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始終是最根本的理論方針。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聽上去總像是老生常談,但是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不僅是其他國家的要求,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特征。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絕不會在僵化中停滯不前,只要我們懂得創新,懂得開拓就可以不斷的豐富這一理論,在發展與創新作為時代主題的當今世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現代全球體系下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 姜長青.《2000年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綜述》.學習論壇, 2005, (2)
[2] 龔界文.《黨的十五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綜述探索》.探索, 2004, (3)
[3] 宋鏡明.《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考》.武漢大學學報, 2005, (1)
[4] 丁俊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必然性》[J].理論視野, 2003, (6)